小臣轉職後,大部分時間都是處理海外的項目,當中又以菲律賓馬尼拉的項目為主,所以不時都要飛去當地開會,最多一個月去過兩、三次。馬尼拉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交通,集體運輸系統極不完善(否則也不需我們過去),堵車非常嚴重,由機場去市區所需的時間,可以是四十五分鐘到二小時半不等,開會遲到大家見怪不怪,最慘是趕飛機時堵在車龍中,所以一定不敢乘最後一班機回家。
治安方面,雖然當年人質案的陰影仍在,不過去多了便發覺馬尼拉市區其實不太壞,起碼晚上一個人在街上走也沒有不安全的感覺。敝公司的辦公室在 Ortigas,是其中一個商業區,附近有不少大型商場,要吃東西都是在這些商場內搞定,這篇就介紹一下我們常去的餐廳。
這次繼續透過 rentalcars.com 找收費合理的租車公司,最後選了 Nippon Rent a Car(下稱 Nippon),租便宜的車款 Honda Fit,六天只需 HK$ 2,160,另外買了 rentalcover 的零墊底全保,另加 HK$ 769。
Nippon 高松機場店離機場頗遠,機場櫃檯的小哥駕了六、七分鐘車才到。值得一提的是櫃檯小哥的英語超爛,又害羞,只懂拿手機用日文翻譯給我們看,令人一頭霧水之餘,還在櫃檯花了足足十分鐘。
都說這次到四國旅遊試了不少新東西,其中另一樣就是這一篇要寫的 eSIM。
小臣去年底更換的 iPhone XS 增加了雙卡雙待功能,不過第二張 SIM 卡是使用 eSIM(embedded—SIM)技術,即是無需另插一張實體卡,而是透過手機硬件來虛擬的(要留意中國及香港的 iPhone XR 及 XS Max 的第二張卡都是用實體卡,只有 XS 採用 eSIM)。
小臣剛從日本四國回來,這次旅程有幾樣初體驗,包括這篇先寫的 HK Express(香港 / 高松來回直航)。
去年十二月底才計畫去四國玩,原來的想法是用里數換機票往關西,再駕車繞道神戶往德島,不過之前連續數次被因航延誤打亂了行程,而且換機票也要付數百元一位的費用,不如就體驗一次廉航,多付數百元換來直達四國高松的方便!其實小臣之前在澳洲、紐西蘭甚至挪威已多次乘搭廉航,早已習慣這種「用者自付」的飛行模式,比付了全費換來差劣服務(對,說的是因航),性價比其實高得多。
本文集合了小臣在歐洲使用兩款最佳跨國上網卡的經驗,取自德/奧遊 (3UK) 及挪威遊 (Vodafone) 兩篇資訊篇,獨立成篇是為了方便網友閱讀。
3UK
聽聞德國為了反恐而搞流動電話實名制,就是旅客也要確認身份,非常麻煩,所以預早在香港買了電話卡。
貨幣及信用卡
挪威克朗 NOK 在香港極難兌換,小臣主要光顧的銀行恆生不提供,聽說大新銀行可換,豈料去問時卻說只供該行客戶兌換。另外中銀也有,並且可在網上預約,但非客戶收費每次一百港元,由於只打算換少許傍身,沒理由要付一百元服務費。熱門找換店百年沒有,只有牛記提供,但據聞每天均大排長龍,還是決定到埗才換。
之前在日本租車,小臣都是直接上 Toyota 的網頁搞,因為可以選車款,另外也懶得到逐家租車網站格價,加上在日本租車相對便宜,一般租三至五天分別不是太大。
這次到伊豆旅行,嘗試透過 rentalcars 找其他租車公司報價,發現比在 Toyota 租起碼便宜兩成,便決定經 rentalcars 租。因為之前去歐洲及紐西蘭旅遊時,已透過 rentalcars 租過好幾次車,連資料都不用輸入,只要選好車型及租車公司就可以,按幾下便弄妥。
貨幣及信用卡
德國及奧地利均使用歐元,數月前兌港元曾低見 8.7,兌了些放在歐元戶口,臨出發前才取出來。不過旅行途中匯率升至 9.2,用卡簽帳就不及現金「好價」。
信用卡在兩國都可普遍使用,簽名、插卡進去按六位 Pin 碼,甚至用 Visa Pay 拍卡便可付款。小臣住宿(除部分聲明只收現金的民宿)、吃飯以及購買貴價門票都用卡付款,現金只用了千五歐羅左右。
最近和朋友談起編行程時,赫然發現還有不少人只靠旅遊書的資料,怪不得那些「閃閃書」(香港出版的暢銷旅遊書籍的一種,封面以反光物料印刷,書如其名以「食、玩、買」為主題)長期佔據暢銷書榜。
小臣大約十年前已經只靠網上資料,最後一本購買的旅遊書應該是零六年往捷克之前。網上資料一來免費,二來更新較快,再加上行程資料都是在電腦上完成,把有用的連結抄進行程,要翻查覆核亦容易得多。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