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臣第一次到台北旅遊是 1999 年,得知沒有鐵路接駁中正機場(當時尚未被陳水扁「去中國化」強行改名為桃園機場)與台北市區,覺得不太方便。想不到一等就接近廿年(其實台灣政府自 1996 年已開始籌建,中間經歷了不少風波,我們這些外人無從置喙),這次來台終於可以乘搭這條捷運(下稱「桃捷」)。
這次在第二航廈入境,車站大堂在出入境大樓的地庫。由於桃捷並非像香港機場鐵路般與機場一起規劃及興建,故無法達至後者可分層直達出/入境樓層的設計,要推著行李上下扶手梯,未算方便。
第一次去宜蘭,因為上次乘台鐵普悠瑪號列車到花蓮印象不錯,這次便一心一意再選搭普悠瑪號。不過列車只停靠在宜蘭及羅東,要去蘇澳的話,便要轉乘區間車,要對上班次也要花點心思。
到買回程票的時候,乘車日十四天前早上八時不到,居然上網已經訂不到普悠瑪號最受歡迎的車次(271 次,1226 hrs 到台北),小臣還以為非假日車票較易買到,真是太小看旅行社的掃票能力(有關普悠瑪號訂票方法等資訊,請看小臣之前的博文)。由於不想太遲到台北,回程唯有乘客運,上網搜尋一下,原來台北至宜蘭間的客運也有很多選擇,車程亦只是個多小時,相當方便,下面會詳細介紹。
[2016/2019 Update – 請翻至頁底看新加入 Docomo 海外上網卡的資料]
日遊達人們一看到標題,一定又噓聲四起,怎麼小臣現在才來寫!不過最近和其他同事提起,原來很多人對 b-mobile 都有誤解,以為只有限速 plan,所以小臣還是決定寫這一篇,以自己本年初的親身經驗介紹一下。
以前香港人去日本,連通話漫遊都很麻煩,因為日本並沒有採用 2G GSM 制式,所以要租/借 CDMA 制式電話才可漫遊,非常不便。到了 3G 年代,情況也沒有太大轉變,因為日本堅持採用 W-CDMA 制式,所以在日本想隨時用手機上網的話,也是要租機才可以。
之前一直沒安排去台東花蓮等地旅遊,主要是因為交通不便,經常墜石塌方的蘇花公路固然令人聞之喪膽,而以前的台鐵列車又舊又慢,亦是令人提不起勁去東部的另一原因。不過自從有了太魯閣號列車之後,情況改變了,由台北至花蓮的行車時間大幅縮短至二小時,加上這些由日本進口的電聯車既新且舒適,到台灣東部旅遊的吸引力亦大了很多。
台鐵在 2013 年開始,再引進這篇介紹的另一款電聯車,名為普悠瑪號(台灣少數民族語,指卑南族部落首領所在地,亦有團結集合之意),和太魯閣號一樣都是傾斜式列車,即是在入彎時列車會儘量保持水平垂直以減低乘客的向心力,這是列車可以在多彎的路段以較高速行駛的原因,不過有些乘客會覺得車身擺動得厲害,嚴重的話會暈車。
之前去旅遊時,都堅守原則儘量在日間不上網,以免打擾遊興。不過現在雜務繁多,加上有些 Apps 一定要上網才可使用,只好隨俗。一般上網的方法不離幾種:用香港電訊公司的提供的數據漫遊單日通行證(一般百多元一天)、租用 Wifi Router(一般數十元一天)、在當地買預付上網卡(或是在香港預先買上網卡)。
除非是公幹,否則很少會用數據漫遊單日通行證;租那些「wifi 蛋」小臣又嫌麻煩,所以一般都是在當地買卡。據聞在台北機場買上網卡很方便,價錢又便宜(三百台幣可用五天),這次便用這個方法,且一早選定較多人推薦的台灣大哥大。
(圖片取自sammy.hk)
這篇主要談旅遊時吃的早餐,當然是有特色的。不知為何,平時趕上班不太注重早餐,現時為了控制體重,早上更是吃麥片就算,但外遊時就完全不一樣,起床後總是想吃頓好。以前跟旅行團旅遊時,都習慣吃酒店(飯店)提供的豐富自助早餐,在歐洲時還譏笑人家怎麼這麼寒酸,只吃冷硬的「警棍包」(法包)。現在自遊行去多了,很多時早餐要自行張羅,也多了去瞭解當地人吃早餐的文化。
日本:入住溫泉旅館的話,一般都是吃傳統日式早飯,即是各式漬物加一夜干,配白飯及味噌湯。豪華一點的會加上豆腐鍋、溫泉蛋及各地特色食品,甚至會有歐式的沙拉、吐司等。這些在小臣的遊記經常出現,也不花篇幅重覆介紹了。
之前寫自駕遊的時候,曾簡單地談及導航 (GPS) 這個必不可少的工具。有見近日有不少網友問及在日本以外使用導航的問題,才發覺原來很多朋友都希望獲得這方面的資訊,便決定寫一篇專題。
說是「日本以外」,是因為日本的出租汽車基本都附有導航,不用另外付費租用,只需弄懂如何使用即可 (有興趣請參考小臣之前寫過的兩篇教學:上篇、下篇)。在澳紐及歐洲等地,情況剛好相反,要 GPS 的話,大都要另外付費給租車公司租用,收費以數十港元一天起,租用十天就是數百元,足以購買一部廉價內地導航或手機 GPS Apps。帶備自家 GPS 的好處,是不需到時才手忙腳亂去學習使用租車公司提供的機器,另外更可在出發前預先輸入目的地的地址,少了很多煩惱。不過科技日新月異,到今天手機 Apps 已可代替專門 GPS 機器,大家購買前應考慮未來的發展,以免花了錢買了「末代科技」,很快便得物無所用。
又是四月賞櫻的時節,加上今年復活節略早,趁這個假期到日本旅遊兼賞櫻,是個不錯的選擇。小臣一向怕在大節期間出遊,而且櫻花看一次就夠了,所以並沒有去湊熱鬧。
翻一翻小臣的相簿,原來上次往京都賞櫻,剛好是十年前的事。那次京都加東京賞櫻之旅的遊記,紀錄在小臣的舊網頁之內,不過連結大相的網站 Traveller’s Eyes 已經結束,小臣就把一些值得留念的照片,連同行程資料撮寫一次。十年前拍照的技巧不及現在,相機的質素當然更差得遠,大家將就一下看好了。
清水寺
小臣不懂水性,以前一直沒有興趣僅以 resort 為旅遊主題。不過隨著工作壓力日大,漸漸發覺離開香港找個地方放空腦袋幾天,原來也很享受。要放空腦袋,就是不編行程,全程只住一間(最多兩間)resort,每天在沙灘或泳池旁躺著看書或睡覺,出外或留在 resort 享用美食,就是這類旅遊的真蹄。這一篇和大家分享一下小臣的經驗。
Resort 形式的酒店/旅館一般都在熱帶地區,幾乎都臨海,沒有海天一色的景致及帶點鹽味的海風的話,就不似在渡假。必不可少的是種滿椰樹的庭園、大泳池、一整列沙灘椅、捧著冷飲的侍應、三點式女郎 …… 等等。更高級的會以獨立屋形式建造,住客可以直接從屋中跳進泳池/海中暢泳。另外富豪版的是每人獨佔一個小島,等等。
(取自酒店官網)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