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秦腔》

  花了半年才把這本接近五百頁的巨著讀完。《秦腔》讓賈平凹奪得了第一屆紅樓夢獎中的「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亦是驅使我要把它讀完的動力。曾經讀過賈氏的不少作品,近年已少了追看他新作的衝動,因為自從讀了《懷念狼》後,已覺他有點停滯不前,想不到他在零三年隱藏近兩年後,寫出了這部驚世的長篇。

賈氏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把他出身的棣花街化成「清風街」,並以夏家三代的故事為經、民間戲曲秦腔為緯,把陝西農村的演變史編寫成這部小說。在改革開放下,農民再度成為社會階級的最低層,新一代堅決地離開他們祖上賴以為生的土地,走向城市參與各種合法或非法的經濟活動;而因各種原因留在農村的,也引入各式各樣的「新經濟」(如書中所說的農貿市場、酒樓飯館),從而把歪風俗氣(倒賣、暗娼等)同時帶進農村。

此書的主角秦腔,則是發源於中國西北地區一種民間小曲,最早於秦地形成。秦腔在演唱時敲打梆子伴奏,故又稱「梆子腔」。有興趣的可按此到 Youtube 看看。賈氏借秦腔的沒落,寫傳統農村價值觀的式微,其中外省人陳星帶來的流行曲漸漸在清風街內取代了秦腔的地位,正是指涉著資本主義消費觀對當代國人的蠶食。

書中夏家的老一輩,特別是夏天智及夏天義兩位,在如此世代之下企圖繼續傳揚秦腔及耕作,可惜最後都徒勞無功。隨著他們的死,再沒有人捍衛傳統價值,反映了賈平凹對農村發展的悲觀。

如賈氏在後記所述,這本書不易讀,因他以陝西土話入文,加上描述的是農村,對我們這些南方城市人來說,有著方言及生活方式的兩重障礙。幸好小臣家鄉在農村,多次回鄉後對改革開放衝擊下的農村有一定認識,讀來才不至完全陌生。不過故事一開展,便要理清一大堆人物的複雜關係,這才是困難的所在,小臣也差點想放棄。賈氏以平實的生活瑣碎夾雜了魔幻的手法,亦很容易嚇怕讀者,尤其是當中大量在主線以外的農村生活細節,但耐心讀下去後,卻有一種引人追看的力量。

以家族史帶出歷史觀的寫法,古今中外的作品不計其數,但如此鉅細無遺地寫農村生活的,不是在農村長大的作家恐怕不能勝任。賈平凹說他和那塊土地血肉相連,沒有這種感覺的話,絕對寫不出這部偉大的作品。

書評:《卡爾.波普》
書評 - 《文化感覺:我有說話未曾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19 + fo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