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in Category: 雜文

悼羅志華

  當今天人人都在悼念肥肥的時候,關心羅志華死訊的,大概不是太多吧。

轉載自明報

 

尋書

  HY 問我平常在那裡買書,想了一下後,發覺也可以就此寫一篇短文。

小時候沒有餘錢買教科書以外的讀物,看的書都是在圖書館借的。初中時迷上衛斯理的小說,但圖書館的藏量有限,便想買來看。那時候星期日通常會跟爸爸到他工作的地方,他跟工友們玩紙牌,我就溜出去附近亂逛,其中一個常去的地方就是齡記書店。當年書店不像現在般把所有書籍都放出來;不知為何,諸如金庸及衛斯理等的小說都鎖在玻璃櫃裡,大概不想人打書釘吧。於是我就只有隔著玻璃櫃看書的封面,而每本售價廿多元的小說,也要儲很久才夠錢買一本。記得當時買了《無名髮》(後改稱《頭髮》)、《黑靈魂》(後改稱《木炭》)、《尋夢》等,因為得來不易,所以都珍而重之地讀,事後亦保存得很好,更因此養成了愛書的習慣。

比較大量買書是在工作之後,主要是工餘時間甚多,可以重拾閱讀的樂趣。那時每星期都到旺角,除了往節拍買 CD 外,就是逛二樓書店,起初是去田園及樂文,因為書種比較多元化,流行及冷門的也有。當年看的書很雜,文學、小說、中國政治、社科等無所不包,在這些二樓書店有很多選擇。

後來對社會學及哲學的興趣越來越濃,田園樂文在這方面的藏量不多,偶然有一天在樂文的另一邊找到學津書店,簡直如獲至寶。此店的老闆極有性格,店內的書和他一樣不修篇幅,看似沒有章法地亂堆在書架及地上,但來久了自然懂得該到那一個角落去找自己想看的書。在這裡有很多絕版的舊書,一部分被埋葬在新書的下面,另一些則放在書架上的「第二格」,要把前排的書搬開來才看得見。店內有很多社會學及哲學的台灣版書籍,以前沒有門路訂購,上這裡找是最好的方法。老闆知道你懂得找書,就不會理你,要是亂翻亂找又不放回原位的話,就一定會捱罵。這裡也賣很多大專用的參考書,不時有學生拿著書目上來買,假如不識趣亂問老闆,亦會給他痛罵一頓。不過我已經十年左右沒上過去了,不知此店是否仍健在。

在灣仔的青文亦是以前常去買書的地方,每上去一次,就發覺它比以前又雜亂了些,不過也是找好書的地方。看著老闆羅先生由一副文藝青年的樣子變成肥胖中年,好像在照鏡子一樣,只是我沒有像他般堅持自己的理想。青文的另一邊還有一間賣英文社哲書的曙光圖書,偶然要買英文書便會來這裡。早兩年曙光圖書結束,想不到去年青文亦步其後塵。

二樓書店曾在九十年代末有過一陣虛火,那是洪葉書店登場的時候,整齊、光亮、有窗戶的裝修,的確迫使不少二樓書店跟風,亦帶了不少讀者「上樓」,不過後來經濟衰退,加上網上書店開始流行起來,二樓書店在熱潮過後便無以為繼,有些結了業,有些搬上三樓減低租金負擔,到了今天在簡體字書的沖擊下,堅持賣台灣及本地書的店,都在捱打狀態中。

我近年已很少去二/三樓書店,想買書的話,本地書去商務解決(在辦公室下面就有一家),台灣書/英文書就上網訂,在博客來、金石堂及阿瑪遜等網上書店按幾下滑鼠,幾天至一星期後就速遞或寄到辦公室,實在想不到要爬樓梯去二/三樓書店的理由,最重要是省了慢慢找的時間。

書展?沒有興趣去特賣場和趁熱鬧的人一起擠,反正我想買的書也未必能在書展中找到。

<!–more–>

四.二三世界閱讀日有感

  昨天四月廿三,是世界閱讀日。今年見地鐵站內有海報宣傳,以為有大規模活動,但原來只有什麼「全城閱讀10分鐘」及「名人講故事」等一、兩項,一點氣氛也沒有。

小臣每天在上班途中都看書,四十五分鐘的車程用來閱讀其實挺不錯,以前兼讀時主要也是靠這些時間來看讀本。不過在交通工具上遇上讀書人的機會越來越少,通常只有洋人拿著書在看,本地上班族不是讀免費報章,就是打瞌睡玩遊戲機聽 MP3,比起在東京和台北,香港的讀書風氣還差很遠。

讀書是很個人的事,也很難和別人分享,我到現在還沒有碰到一個和我口味有少許相近的朋友。大概因為如此,香港人寧願花時間看小報及雜誌,以免和同事/朋友「吹水」時搭不上嘴。最悲哀的,是有些人甚至不敢告訴別人自己喜歡讀書,以免被人嘲笑和懷疑。小臣有天在地鐵碰到某位同事,他見我在讀村上春樹的《地下鐵事件》,才說他其實也喜歡村上,但從來沒有向別人提起過,因怕被別人說他扮文藝!

讀書雖然孤獨,但從中領略到的喜樂與哀愁,在群體生活中是較難得到的。我們都習慣在別人面前收起自己的情緒和感覺,唯有在書本的世界裡,我們才可以解開心底的枷鎖,投入書中的愉悅和悲傷。我最近讀《天水圍十二師奶》時,多次差點為書中人落淚;但如果和一大班人聽同一個故事,我一定會壓抑自己以免反應過大。

讀書風氣是耳濡目染的,以香港的節奏和生活方式,要培養這種風氣大概不切實際。不過小臣還是老套地說一句:三日不讀,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希望大家不再是無聊乏味之人。

《萬曆十五年》舞台劇

昨晚去了看進念的《萬曆十五年》舞台劇。這次是第二次公演,上次因太遲購票以致錯失良機,故此一知道重演便立即上網購票,但也差點買不到昨晚第二場公演的堂座票。

演員基本上是《東宮西宮》的原班人馬,加上三位內地的崑曲藝術家,以忠於原著的方式演繹《萬曆十五年》這本史書(書的內容請參看這篇書評)。全劇的結構是六個分場,以獨腳戲的形式讓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萬曆和李贄分別闡述他們在中國儒家道德治國的框架下的不同命運。

起初不能想像如何在獨腳戲中加插《牡丹亭》的折子戲,甚至武生單曉明的演出。很喜歡在第四幕中讓萬曆以觀劇的形式和《牡丹亭》兩位演員的互動,以及在第二幕可以一面欣賞單先生精湛的功架,一面聽說書人講述名將戚繼光的故事。

和所有的獨腳戲一樣,此劇的對白非常多,但有中英對照的字幕輔助,所以不難跟得上。編劇張建偉和導演胡恩威成功地把全書的精粹表達出來,不過沒有看過原著的話,大概只能在密集的對白中領略一個梗概。值得一讚的是在不算長的每一幕之中,能夠表達出各人在表、裡對儒家道德的不同演繹,而且做到六幕劇有六種不同的風格。但獨腳戲始終倚賴演員的功力,其中佔最重戲的楊永德(分別飾演張居正、許國及李贄)實在令人激節,尤其是李贄那一場,在他精湛的演技下發揮了強大的戲劇張力,把原著中最難懂的一章以非常易明的方法表達出來。最弱是演萬曆的伍嘉雯,此姝在《東宮西宮》中有對手之下演得尚可,但一旦要孤軍作戰時便壓不住場。而陳浩鋒演的申時行也略嫌虛浮,和原著中那謹小慎微的首輔有點格格不入。說書人鍾家誠念對白時也不夠清晰,不過他那中西合璧,兼拿出pointer解說的港式卡通手法,也帶出了不少歡樂的氣氛。

不過還是要佩服所有演員,不要說演獨腳戲,就是要一字不漏地連續背誦十多二十分鐘的對白,也不是容易的事。

值得向喜歡舞台劇的網友推薦的表演,但全劇三個多小時(中間有十五分鐘休息),缺乏耐性的朋友宜三思。詳細資料按此

見書如見人

HY 的網誌見到這個題目,很感興趣,便也來一篇「小臣篇」。

小學時期

自小母親多病,所以不能工作,閒時她便帶小臣到公共圖書館去消磨時間。小臣媽讀她的三毛/瓊瑤,而小臣則喜歡翻和科學有關的書籍,包括《十萬個為什麼》、《地心探險記》及一些談天文地理的科普讀物,其時的小臣只有六、七歲。

哈日圖書館 (Jason篇)

小彭阿茄均坐言起行,登出了他們的藏書,我也不甘後人,來獻醜一番。

我的日本書主要是北海道及東京兩類,其中以北海道的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