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現象系列之十四 – 全球化
(原文刊於我的網頁)
(圖片取自www.larrysbeans.com)
上星期和同事小苦吃飯,聽她談到了在一個課程中讀到全球化(globalization)之後的體會,當時本想以社會學的角度回應她,不過一來場合不對,二來也想組織一下再談,於是便決定以文字交代(一貫Jason的作風,喜歡寫多過講)。
全球化是一個相對地新的課題,這是在上世紀後期,當運輸、通訊及金融體系等發展到可以讓資本在本土以外進行積累,並產生了跨國企業之後,才成為一個令人關注的趨勢。由於資本在金融市場快速流動,傳統的國家規範便越來越薄弱。最後,隨著第一世界國家轉向第三產業及服務業方面發展,娛樂、大眾文化及飲食文化大量向外輸出,跨地域文化和在地傳統文化正面交鋒,產生了很多新的社會現象。全球化使傳統知識在經濟、政治及社會層面受到沖擊,於是成為了經濟及人文科學所關注的課題。
作為全球化的既得行益者,第一世界國家的學者自然為這個趨勢塗脂抹粉,把全球化美化成烏托邦。在他們的視點之下,全人類因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而得益,最後國界不再需要存在,因為我們都住在地球村,扭開電視立即可以看到米高積遜演唱會的直播,坐在電腦面前可以和在地球另一方的親友交談,撥一通電話肯德基的炸雞在十分鐘後便送到家中,西方中產白人的價值成為了普世價值。
這個美好新世界的描述自有一套數據支持 – 在發展中國家收入少於一美元的在廿年間減少了一半;全球識字率由1950年的52%増至1999年的81%等等。在這些學者的眼中,這些都是拜全球貿易加速所賜,發達國家在第三世界進行投資,世界銀行向落後國家貸款,都有助這些國家加速現代化,並使所有人的生活得到改善。經濟的發展必然是把生產鏈的各部份拿到最具成本效益的地方進行,使全世界的資源得以充分運用,於是富國可享受物價持續下降,而發展中國家得以引入外資,改善其國內的經濟及就業情況。
這些在富國人眼中均是理所當然,但和所有的意識形態一樣,只是以偏蓋全的說法。跨國企業的運作規律,其實就是典型的資本積累,只不過被剝削的對象由國內的無產階級變成別國的無產階級而已。在全球化的趨勢下,雖然總生產值不斷提升,但最大的受益人始終還是富國的資產階級,貧富差距並沒有被減弱。此外,富國在推行「自由貿易」之餘,卻因為種種國內政治考慮而對某類產品進行出口補貼,或以反傾銷作藉口加大入口關稅等種種不平等的做法,這些都在早前的世貿會議的公眾討論中談過,此處不表了。最後,跨國企業在第三世界國家進行生產活動時,往往利用了當地對勞工及環境保護不足的空間而減省了一大筆支出,勞工安全及損害環境有時並沒有立竿見影的影響,日後當問題浮現時(如工人患上矽肺病或生態被破壞),對那些國家將是一筆沉重的社會成本。
在文化方面,曾有較悲觀的學者認為在地文化會在西方文化的帝國主義式侵略下消失,全球人民的口味將會「西方白人中產化」。雖然這些悲觀派所預見的部份現象不斷成為事實(麥當勞及星巴克在世界各大城市出現,而迪士尼的卡通也滲進了東方),但在地文化被邊緣化卻尚未成真,今日的日本的民族傳統並未在美式民主化及麥當勞化後消失;法國街頭的咖啡店也未變成星巴克的分店;在中東地區,特別是伊朗,更由西方自由化逆轉而為反西方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在全球化把文化普遍化之餘,我們也看見特殊化在同時進行,文化的鬥爭不斷,有東西結合,水乳交融的例子,也有水火不容,對立抗爭的現象。有人把傳統的消失和全球化劃上等號,但其實是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傳統經不起時代的考驗而下沉。全球化和現代化是同時進行又互相影響的兩個過程,但兩者並不相等。
在全球經濟連成一體的今天,各國均爭相加入WTO,以免被邊緣化。可以想像上述的經濟及文化現象會繼續發展,而我們作為受益者的一分子,也應該關懷一下在全球化中受害的一群,以及為保存自身文化中有活力的一面多作貢獻。
Jason兄,好文章,犀利呀!<br />
<br />
早知我應該找您幫幫手, 唔使攪到頭爆先嘔到1500字既功課!<br />
<br />
多謝賜教。<br />
<br />
<br />
見笑見笑!<br />
<br />
其實我在讀社會學時讀過這個題目,上面只是從留在記憶<br />
的一小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