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 流菲飛: 王菲 (一)

(再貼一篇較早前寫得比較滿意的文章,由於全文共五千多字,所以分成三段貼出來,原文刊於我的網頁)

王菲躍身為第一線女歌星的時候,正好是林憶蓮由高峰滑落並淡出香港樂壇之際,故她們在我心中是兩個沒有重疊的故事。林憶蓮寫過了,大概也應該好好寫一寫王菲。

一提起王菲,通常一般人想起的是: 李亞鵬、謝霆鋒、竇唯、童童、自我中心、「串」,甚至是愛搓麻將,劉嘉玲 … 等等蘋果日報/壹週刊愛說的無聊話題。

不過王菲給我的聯想卻是:張亞東、Alvin Leong 、Adrian Chan、C Y Kong、Alex San、Cocteau Twins 和林夕。也許我關心她的歌多過關心她作為一個娛樂圈人物。

張亞東

張亞東是竇唯的妹夫,非常低調的音樂人;曾見他在王菲的演唱會出現,在射燈照耀下的他仍是低著頭默默地彈著結他,長髮蓋住了臉,連樣子也看不到。

張亞東是令王菲的音樂提昇到另一個層次的功臣之一。他由【討好自己】一碟隨竇唯加入創作班底。初期編的曲往往滲出濃厚的「神州搖滾」味道,以原始的聲音帶出一種躁動、彷彿的感覺。他一鳴驚人的 <飄> 裡的中國式迷幻和 Cocteau Twins <知己知彼> 的歐陸式迷幻有著明顯的分野;前者較少修飾、沒有太多舖排,而後者卻是華麗的,是層層疊疊的音效營造出來的。

張亞東的才華在【Di-Dar】大碟裡面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假期> 和 <我想> 繼承了 <飄> 的曲風,而張更一手包辦所有樂器的演奏,技巧漸趨圓熟。或許是這個原因令新藝寶放手給他和竇唯去製作下一張大碟,也就是王菲的頂峰作品【浮躁】。

【浮躁】除了Cocteau Twins 作給王菲的兩首歌之外,餘者全部由張亞東/竇唯負責,王菲自己作了七首曲和填了四首詞,是她參與度最高的一張唱片。【浮躁】是上一世紀香港樂壇最重要的幾張唱片之一,一半以上的作品是沒有歌詞的夢囈吟唱、神州搖滾和歐陸迷幻糾纏交錯,儼如向普羅大眾的一次宣戰。王菲淋漓盡致的演繹,和她唱 <愛與痛的邊緣> 的敷衍成為兩個極端,當然也趕走了大批還沉醉於後者的樂迷。張編曲的 <墮落> 和 <掃興> 是個人至愛,而他在 <野三坡> 的彈奏亦非常出色。無奈地,這張唱片的銷量不佳,令張亞東再沒有機會為王菲製作整張唱片。

王菲在轉投EMI的初期,張亞東的參與明顯地減少,這時的王菲雖然已經有了自己的製作公司,但大抵她也不想單向理想那邊傾斜吧,大路情歌再度大幅出現。這時張亞東雖只偶然露面,但諸如 <悶> 、<醒不來> 及 <只愛陌生人> 等作品都非常精釆,風格上亦不再一股腦兒搖滾。

直到【寓言】張亞東才有機會再負責半張唱片,這次張玩的是低調沉鬱的電子樂,並加入大量弦樂伴奏,配合著首五首歌想說的寓言故事。張再次表露了他對音樂的廣泛認知,為王菲打造了半張非常概念性的唱片。可惜這張碟的下半部是令人聽一次都沒有興趣的商業作品,注定整張碟不能超越【浮躁】的成就。

EMI最後一張唱片【王菲】大部份作品交給了前浮世繪樂隊的梁翹柏監製和編曲,張沒有再出現。本來以為張不會再和王菲合作,但在轉投Sony的首張大碟【將愛】裏,張亞東又再度成為監製。不過這次的合作再擦不出新的火花,張亞東顯然比王菲走前了很多步,沒有混合過的試劑自然不能產生化學作用。假如王菲再出唱片的話,我想張亞東不應該再參與了。

Alvin Leong 梁榮駿

若說張亞東打造了「真的王菲」,那麼梁榮駿就該算製造了「幾個」王菲。小鬍子梁榮駿一手發掘了「王靖雯」,塑造了唱R&B的「Shirley」,然後是套上Bjork打扮的英倫新音樂「Faye Wong」,繼而是配合張亞東/竇唯神州搖滾的「王菲」,最後為不斷摸索音樂路向的她照顧商業化的一面。

王菲離開了新藝寶之後成立的「一間製作」梁也是股東,由此可知王菲是如何賞識梁的才華。這十多年以王菲在音樂上變化之大,她居然還能夠和出道的「恩師」合作至【寓言】一碟,也是很值得研究一下的課題。但王和梁極少接受訪問,從搜集到的零碎資料只能片面地了解這對老拍檔這些年來的互動。

梁榮駿第一首為王菲作的 <仍是舊句子> 令她在亞太金箏流行曲創作大賽上取得銅獎,也增強了唱片公司為她出版唱片的決心。大概梁認為若要為王菲打出一條血路,應採納一些非主流的風格,因而為她選了R&B。我不知道王菲當時有否參與這個決定,但從她後來幾乎絕口不提、絕口不唱這個時期的歌,再加上她在北京時接觸的音樂來看,她應該不會由衷地想唱這種音樂。不過比起其他偶然也玩票地唱R&B的歌手,王菲卻唱出R&B頗著重的尾音和哼音(那些”依”、”啊”、”呀”聲)。記得當年宣傳 時新藝寶還強調她如何不換氣在十二秒內多次轉音唱「而主角有你 …」的”你”字。但其實R&B不太適合用廣東話唱,當然普羅樂迷亦沒有能力接受。

出了三張唱片仍是半紅不黑後,王菲在八九年到紐約轉了一圈,回來後王和梁決定在R&B之外作其他嘗試,在【Coming Home】裡梁製作了 <執迷不悔> 和 <容易受傷的女人> 兩首大路歌曲,終於讓王菲初嘗榜首的滋味。

這個成功的改變使他們更加躍躍欲試。【十萬個為甚麼】和【胡思亂想】兩張唱片,有如多種風格混集的雞尾酒,除Tori Amos的 <冷戰>、Cranberries的 <夢中人> 外,還有Cocteau Twins的 <知己知彼> 和劉以達 <誘憎> 的電子中樂等等。加上王菲一時梳上孖辮,一時套上粉紅假髮的百變形象,使她完全擺脫初出道時的土氣,一躍而成最前衛的歌星。不過現在回頭看,這兩張唱片頗有為改變而改變的味道,太多的嘗試倒像藥石亂投多過有的放矢。

到了【討好自己】王菲終於找到自己的路向,並在 <討好自己> 和 <出路> 兩首歌向大眾正式宣示。竇唯及張亞東開始逐步介入唱片的製作,而梁榮駿則繼續照顧王菲商業的一面,為她製作 <愛與痛的邊緣> 等作品。其後梁唯一為王菲監製的完整概念大碟就是【菲靡靡之音】,這張奇碟把鄧麗君舊歌的土味完全摒棄,換來非常現代化和悅耳的編曲。

此後梁榮駿開始在一、二線中遊離,在【浮躁】、【王菲】、【將愛】中完全沒有參與,而【你快樂(所以我快樂)】、【唱遊】和【只愛陌生人】等卻重執大旗。出版了【唱遊】後,王菲明顯地想再作突破,但幾次左衝右突都仍是在自己的影子下打圈。梁可能也淪為王菲意念的執行者,但【寓言】的下半部份卻顯得他江郎才盡,難怪王菲自此不再找他監製唱片。

 

(圖片來源在網頁版已有聲明)

音樂 - 為誰繾綣: 關淑怡
音樂 - 流菲飛: 王菲 (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five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