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現象系列之三十 – 當意識形態國家機器遇上鎮壓性國家機器
近日一位林老師爆粗辱警事件引來軒然大波,令小臣覺得有趣的,不是那些無聊的「what the fxxx 是否粗言」和警司上台撐土共是否「政治活動」之爭,而是竟然發生了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對抗鎮壓性國家機器的事件,於是翻出封了廛的阿圖塞著作,看看是否小臣讀書讀壞腦。
先說說阿圖塞(Althusser)是誰。阿圖塞被稱為結構馬克思主義大師,把晚年「科學化」(唯物)的馬克思從早年「哲學化」(唯心)的馬克思抽離,再加以「結構主義化」,成為西方馬克思主義陣營對馬克思主義再詮釋的其中一個重要分支。要解釋上面這一句,就是一篇論文,不是這篇短文可以處理的,小臣只想簡單介紹阿圖塞的一個重要理論。阿圖塞指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再生產(簡單來說,就是維持資本主義的生命力),是依靠兩股重要力量,即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媒體、學校、教會等)及鎮壓性國家機器(即警察、軍隊及監獄)。前者把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正確性用各種不同的渠道灌輸給人民,令每一個人都接受了自己的社會位置。假如有人夠膽抗拒的話,後者便會出動,把「破壞社會秩序」、「影響社會正常運作」、「損害國家利益」的活動打壓。
所以當有人要警察「公平執法」、「不抱政治立場」的時候,小臣就覺得好笑。從來鎮壓性國家機器都是為統治意識形態服務,那裡有中立的可能?社會秩序失衡,最大的受害者是誰?「破壞社會秩序」、「影響社會正常運作」、「損害國家利益」,就是阻礙資本主義巨輪、影響資產階級壓搾無產階級、挑戰統治者合法性的另一種論述。大家都不想生活受影響,其實就是對虛假身份認同,接受自己是巨輪中一顆螺絲的事實,接受自己的剩餘價值在工作及消費過程中繼續被剝削。而對這種潛移默化的認同程度,就是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成功與否的指標。當然,如果社會富裕且分配得宜,各階層都得到應有物質及精神上的滿足的話(就好像一些北歐國家),也沒有理由去改變現有的制度,反正被剝削的人民在第三世界,看不到也就不關自己的事。
反之在香港,分配不公貧富懸殊不用說,以大地主為首的資本家還想繼續搞赤裸裸的原始資本積累,加上政治制度畸形,人民沒法利用選票令從政者向他們傾斜,社會不安越來越嚴重,已經到了衝突的臨界點。可是政府不是努力紓解民怨,反而發動(默許)土共以暴易暴,當土共五毛碰上民粹憤青,後果自然是不堪設想,再這樣搞下來,難保不會出現民革式的派系武鬥、或是走向泰國式暴民政治。
這次事件顯示,連意識形態國家機器都開始失衡,教師變成憤青(註一),即是利用教育把社會既有價值觀灌輸給下一代的一套已經行不通,如果從政者不好好反省的話,最後只有躲在鎮壓性國家機器後面(註二),把武裝力量推向前線和人民對立。最近曾一哥出來說「有能力處理可能因佔領中環而引發的衝突」,就正好表明事情已經向這一面發展。
不過我們真的有必要走向暴民政治嗎?如果有一百萬人和平佔領中環,統治者夠膽動用鎮壓性國家機器清場嗎?六四會在香港重演嗎?
「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對抗鎮壓性國家機器」…. 聽落好似指人民對抗政府 ?! 又好似以前父母教仔女咁, 講唔聽就打到聽話為止 ?!
全中,小嘉的比喻非常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