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某夜,月未升》
此書是在亞洲週刊選出的零七年十大中文小說中,比較吸引我的一本。買回來後一直躺在書櫃內,七月去沙巴玩時帶它去讀,回來後斷斷續續到今天才讀畢。
這本是法文翻譯過來的小說,但作者戴思杰卻是貨真價實的中國人,單是作者本身已經是一個曲折的故事。
《某夜,月未升》的故事乃圍繞着一個叫圖穆疏克的古王國發展。一條珍稀殘絹,記載了以這個古國文字留下的一段佛經故事,這絲絹本為帝王之物,末代皇帝溥儀視之為珍寶,但他出走滿州國時,卻發狂地把卷軸撕為兩段,其中一段輾轉落入了一個法國人的手中,這個法國人卻為這條殘絹而被關進囚牢。他和一個中國女子所生的兒子因而取名圖穆疏克,長大後的圖穆疏克認識了在中國留學的法國女子(書中以第一人稱出現),並與她相戀,但圖穆疏克為了要圓他父親的遺志 – 解開卷軸下半段故事的結局,毅然離開法國女子而四處流浪。法國女子在回國後未能忘記圖穆疏克及經文之謎,結果還是隨着他的足跡走遍佛教諸國,最終在紫禁城內,找到殘絹的下半段。
戴思杰本身是搞電影的,所以寫出來的文字極富電影感,加上非常曲折有趣的橋段,令小說由一開始便充滿吸引力。故事由文革末期切入,其後卻隨意縱橫歷史之中,時而寫宋徽宗,時而寫溥儀,中段甚至重構了馬可孛羅的東遊記。國界亦不是此書的界限,北京、法國、緬甸、非洲與西藏都曾涉獵。作者以一個虛構的國度穿透現代史,野心不可謂不大,但他憑藉真假虛實的互動,牽動了讀者的思緒,回顧這些國家的現代化過程,無不掩卷嘆息。
不過有時作者天馬行空的比喻好像過長了,一不留神便接不通上文下理。另外結局好像有點突然,有點草草收場的感覺。除此之外,這本小說絕對值得一讀。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