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苦樂 – 軌道(下)
軌道又稱為 Permanent Way,但當然不是建成後就不再理會。事實上,每天在行車時間結束後,工程人員便爭分奪秒地趕工,以期在大約四小時之內(稱為非行車時間,NTH)完成所需的維修工作。
在 NTH 中進行的工作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預防性維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主要是由巡路員每晚巡查軌道,以確保沒有部件鬆脫移位,又或是出現裂縫等潛在危險。巡路員必須有充足的經驗,才可在步行間看出問題的所在,並即時進行一些簡單的維修作業(例如把鬆脫的部件扣緊)。他會記下需作進一步檢查的元件,以及要另行安排的維修作業,回廠後把紀錄交給上司再作安排。另一種預防性維修是以機械代替肉眼,以軌道檢查車檢查一整段軌道。此車可自動計算軌道是否過度移位(在道碴軌道中經常發生),行車表面是否順滑,鋼軌有沒有金屬疲勞等(以超聲波射入鋼軌,在孔洞或裂縫處有異常反射)。
第二類就是復修性維修(corrective maintenance),在收到巡路員或其他事故報告後,主管便會視乎迫切性、可動用資源,以及其他在同一路段進行的工程等各種因素,安排進行復修。而復修的規模小至更換扣件,大至更換一公里長的鋼軌也有。更換鋼軌是大工程,首先在維修廠內把新的鋼軌壓至合適的彎度,並焊接成數十米長的一整段。然後便可以把鋼軌吊上專用的車斗,準備於 NTH 以機車拖出主線。車斗到達前,另一批工程人員在 NTH 一開始便馬上把舊鋼軌用風煤切斷,並移往一旁。新鋼軌到達後,用吊臂從車斗上放下,然後最精彩的部分便正式開始 – 由於鋼軌要放在軌枕的特定位置,數十米長的鋼軌就靠十多名工人合力推移,行動當然要非常一致才可使整條鋼軌一起移動。我十多年前看的時候,是由管工吹哨子,然後工人一邊喊:「唏!噢!唏!噢!」,一邊用鐵筆把鋼軌推動。這種方法在隧道內或沒有民居的路段當然沒問題,但在靠近住宅的地方便會被投訴擾人清夢,我不知道現在有什麼方法代替「唏!噢!」。
(圖為內地的同類換軌工程)
放好鋼軌後要把軌的一端和舊軌焊接,上次介紹過鋁熱焊,是以化學方法把氧化鐵還原為鐵溶液,流入模內經冷卻後便成為鋼軌的一部分。拆了模,再等焊位完全冷卻後,還要進行打磨,因焊位和新舊兩邊鋼軌的形狀必定有出入。這步驟非常花時間,有一次我目睹鐵溶液流入模後塞住,引致部分鐵溶液倒流出來,要即時清理不用說,而拆模、重裝、再焊更用了不少時間,最後要通知控制室把首班車的發車時間稍為延遲,才趕得及把焊打磨好。
花了數晚把一大段鋼軌分數截更換後,最後一天在焊接前還有一個重要步驟要做,就是「去壓」(destressing)。金屬有明顯的冷縮熱漲現象,夏天在太陽暴曬下,鋼軌的溫度可達四十多度,如果鋼軌在十多度的溫度下焊接,在三十度的溫差下鋼軌無處伸展,便會出現折曲(buckling)的現象。所以在最後焊接前,要先把鋼軌拉長至等同於在溫差下的延伸量,那麼在夏天最熱的日子,鋼軌也不會再增長,自然不會折曲。
除了更換鋼軌外,換軌枕亦同樣勞師動眾。由於軌枕埋在道碴中,要更換便要用小型挖土機把前後左右及下面的道碴挖開,這樣才可以「釜底抽薪」地把單一條軌枕抽出來。放入新軌枕後,又要把道碴回填並搗固才可安全行車。一個晚上在同一位置最多只能更換數條軌枕。此外,當然還有上次說過的自動化軌道打磨,以及道碴軌道特有的搗固和調整走線。由於道碴軌道有沉降的現象,每隔一段時間便要把軌道抽高,而用的也是自動化的機器,一邊把軌道抽/推至所需的位置,一邊放下震頭把道碴搗固以固定軌道的位置,非常有趣。
(圖片來自香港鐵路會, www.hkrs.org.hk)
<!–more–>
嘩,好有趣呀,又跟你學識唔少喇!!
版主回覆:(07/19/2007 12:56:58 PM)
學就不敢當,交流一下吧.你也可以寫一些有關geotechnical的東西呀.
其實geotechnics也是頗有趣,不過真的沒有你那麼有心詳盡描述出來. 我做過的最有趣要算是補樁了!
版主回覆:(07/21/2007 01:04:15 AM)
其實最難是用中文寫technical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