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一年岩手仙台遊 – 前言

小彭寫她的首次日本自遊行,也心思思想把自己的日遊第一次記下來,一來可以讓自己日後再三回味,二來也可當作是「日本自遊行前傳」,為我的遊記集補回第一章。

前言

畢竟是五年前的事了,不僅印象非常模糊,當時拍的照片及尚餘的資料也不足以寫一個詳細的遊記,所以只打算寫一些絮語,也不會有美食篇之類的特集。

為什麼去仙台?因為那年年中因工去了東京一趟,不喜歡那種城市節奏,便決定去遠一點的地方。原本打算去北海道,不過翻過幾本旅遊書後,發覺不是首次自遊行者可以應付,於是便選了當年不少人跟團去玩的仙台。

生命少了一個遺憾 – 《兩生花》DVD到手

《兩生花》的DVD終於寄到。自從個多星期前在網上得知此套經典電影終於出版了DVD後,二話不說便訂回來,連郵資只是二百多港元。真要感謝網上購物,可以足不出戶兼在十分鐘內便完成了整個程序。

《兩生花》,原名《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是波蘭藉導演奇斯洛夫斯基的後期作品,於一九九一年完成。九二年在香港公映時,我從《年青人週報》中得知這套電影,不過當時沒有去電影院看,怕太悶看不懂,卻買了同是大獲好評的原聲大碟。聽了又聽之後,被碟內的音樂打動,可惜其時電影已落畫。

香港美食 – 湖舟 (Closed)

(原文刊於我的網頁)

Peggy的網誌得知袖山不再供應特上壽司之後,耳際好像響起了一個比大雷暴那晚更響的春雷。正在懷疑是否太多人去吃,所以不再賣這款超值壽司之際,網友laughtforget留言,說原來袖山的師傅過檔到一家叫湖舟的新店,就開設於月之麗的樓上。

這晚終於找到機會去試新店(其實Peggy已快我一步了),一坐下發現原來袖山那位唯一的女侍也來這邊了,向她詢問一下,原來是隨師傅過檔,不過兩人也是打工,而非我想像那般(我以為是師傅出來自立門戶)。

音樂 – 香港的音樂雜誌

(原文刊於我的網頁)

在唱片店拿了新一期的免費音樂雜誌《Headlines》,封面說本期是十九周年紀念,才驚覺時光飛逝。翻翻內容,仍是以宣傳為主的繕稿居多,Manfred Wong的文筆也好像沒有進步過。看著看著,便開始懷念年少時常讀的音樂雜誌。

我在八四年才擁有自己的第一部Walkman,自此機不離手,電臺的音樂節目及卡式帶每天輪番聽過不亦樂乎。同時也渴求音樂資訊,當時有好幾份以介紹外語音樂為主的刊物,最有名的是Keith Yip創辦的《搖擺雙週刊》和Sam Jor的《音樂一週》。可惜到我開始讀的年代,這兩份刊物已然變質,經常出現互相對罵的文章;以我這些中途加入,不明袖裡的旁觀者來說,不可能讀得投入。

香港美食 – Domon

(原文刊於我的網頁)

談Domon要由一個十年前的故事開始。那時在銅鑼灣駱克道一個地庫,有一家叫「屋台村」的日本料理店,裡面由Domon、見城和一間燒烤店合營,在這裡我學懂了甚麼才是正宗日本北海道口味的拉麵,以及甚麼才是上等的刺身壽司。自此屋台村成為我的飯堂,幾乎每月都會去兩、三次。

香港美食 – Sabatini

(原文刊於我的網頁)

位於尖東的帝苑酒店的好幾家食肆都嘗過了,獨欠這家意大利餐廳Sabatini,這天決定來吃個午餐,看看她比起Cova和Isola究竟如何。商務午餐可自由選擇頭盤、意麵和主菜等組合成一至三道菜,價錢由$148到$250,隨個人的胃納和喜好而定。



我要了自助頭盤和牛肋骨作主菜,而Carmen則點了自助頭盤和海鮮意麵。自助頭盤是典型意大利餐廳做法,貴精不貴多,有大約十款食物可選。是日的巴馬火腿鹹香得宜,伴著清甜的蜜瓜吃真是絕配。另一款cold cut雖然其貌不揚,但味道竟也十分出眾。其餘各式蔬菜(其中甜椒特別好吃)也是很正宗的意式口味。可惜燻鮭魚不夠肥美,要吃好的要星期天下午到La Brasserie。另外水牛芝士的味道也略嫌淡薄。但總的來說這個自助頭盤不比Cova的差。

音響的其他妙用

LaLa處看見她的愛貓「嬌姐」因為憶CRT電視成狂,結果依然繾綣在她的新LCD電視前面,大概還期望有一天這部纖了體的電視機會繼續發熱吧。


(Photo by loman69@review33.com)

看罷忽然記起之前見過的一幀相片,相中的音響發燒同好用了和我同一品牌的擴音機,而冬天時份他的貓兒便會佔據機頂,因為擴音機開著後便會發熱(其實大部份後級也會),是取暖的好地方。冬天假如不聽歌這位網友也會開機,一來可以「煲機」,二來可以讓貓貓有個落腳的地方。所以音響除了用來聽之外還有其他妙用的。

把相貼出來純粹讓大家欣賞一下。

偷閒一天的早餐@Pumpernickel

昨天(15/5)取了一天假,因為假期再不放便會滿溢和「自動流失」,也好趁機忙裡偷閒。醒來時陽光普照,和緩的涼風輕拂下,還以為是老天做了好事 – 跳過我最討厭的夏天而直接來到怡人的初秋了。

天氣這麼好的一天,當然不會躲在家中,挾了一本書便出門,決定先到Pumpernickel嘆一個早餐。十時多一點來到銅鑼灣店,店員表示要到十時半才開始有飲品招待,便自顧自讀我的書。

坐在落地大玻璃前,不用理會時間地讀書,那種感覺真好,恍惚窗外怱怱而過的人和車是在另一個世界的景象。

毋忘五.一六

今天是文革四十周年。一般認為文化大革命是在1966年5月16日中共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後稱《五.一六通知》)開始的,故以五.一六來作文革爆發的周年日亦無不可。

在此後十年,中國基本上陷入了無政府狀態。毛澤東以階級鬥爭為名,奪權為實,帶頭把當時務實的國家主席劉少奇打倒,以期繼續推行其空想的共產主義和個人祟拜。自此全民效法四人幫進行奪權運動,把當權者掀下來批鬥,於是當權變成走資,領導頓成人民公敵。一大批頭腦簡單的年輕人被毛澤東鼓動加入紅衛兵,大搞抄家、批鬥、破四舊,甚至演變成紅衛兵派系間的武鬥;最後所有學者均捲入無止境的批鬥,被關進牛棚,有些不堪屈辱而自殺,忍辱偷生者則留下永不磨滅的烙印。在抄家及破四舊過程中,大量珍貴的典籍和文化遺產被破壞。全民倒退至蠻荒時代般的赤裸殺戮,數千年文明外衣被一下撕掉,人性最醜惡一面暴露人前。

這個混亂局面在毛澤東縱容下持續到六八年,到他發覺到情況失控後已有上千萬人死亡,比在他老人家搞的大躍進中死去的人數不惶多讓。這個運動的唯一貢獻,大概是把中國的人口增長減慢,不過整個社會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之後毛澤東把工人帶入學校壓止學生武鬥(所謂「工宣隊」治校),而把幹部和知青趕到農村,以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至此全國不務正業,生產及經濟幾乎全面停頓。中國就在二戰復原後的高增長期中再次停下十年白白讓別國超越,要到八十年代才再邁步追趕。

香港美食 – 毓民牛肉麵 (Closed)

(原文刊於我的網頁)

吃過不合格的「大婆牛肉麵」後,始終還是去毓民牛肉麵吃了,如Supageti所說,起碼毓民的太太是台灣人,而且Peggy上次去完毓民也沒有劣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