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雜誌看到這家賣糯米飯的小食店,馬上想起很多年前開完通宵班,在寒風刺骨的清晨下巧遇路旁一檔賣糯米飯的光景; 站在街頭和幾個不相識的人一起吃著熱騰騰的糯米飯,那股暖在心頭的感覺,比在大酒店吃一頓精緻美食的感覺還要好。
此店也是由小販轉入地鋪經營的,據聞是不定休,老闆做得累就收鋪或乾脆不開門營業,所以這晚可以吃到糯米飯,可算是好運氣。店的地址雖然是駱克道,但鋪其實面向著馬師道,不要找錯了。
老闆站在門外不停地把糯米飯裝進碗內,在他前面是一條長長的外賣人龍。店內有幾張摺檯供人堂食,典型的小食店格局。
牛頭角下邨有很多美食,源發的豬什粉就是一絕。看到雜誌介紹這家粥店,始發現自己雖然經常路過,但卻從未光顧過。這天星期六早上要上班,午飯比平常吃得遲,有本錢吃個早餐,便跑到林泰興。
本來想喝個白粥加條炸麵就算了,坐下時忽然想起小時候最愛吃艇仔粥,便改點這個,人老了總是想回味兒時的味道。
林泰興的粥煮得不錯,米粒都化成米花,只是略嫌不夠綿。艇仔粥都是用了典型的材料 – 煮過的豬皮、魷魚絲、花生等,倒入粥便成。可能現在吃慣生滾粥,覺得這種預先煮好的材料和粥好像沒有什麼交流,吃來有點不是味兒。
油條反而有驚喜,雖不是新鮮炸好,但咬下去香脆而不油膩,蘸粥吃一流。
下次來還是喝白粥好了,或許可以再加一碟腸粉 ……
地址:牛頭角下村9座地下14號舖
電話:2759-2674
[28.12.09 update – 大角咀店已經結業]
這家魚湯專門店小彭早前已經介紹過(她第一篇在我網站刊登的食評正是這店),不過去荃灣的機會不多,故此一直沒試過。最近在 Smashing Pumpkins 的食評集中發現原來它在大角咀開了分店,雖然大角咀也不是很熟悉的地方,但起碼算是順路。
依地圖所說在太子地鐵站附近等 21K 號專線小巴往大角咀,結果跟排隊的人龍上了另一輛小巴,以為也是去同一個奧海城的巴士總站,豈料原來巴士總站有兩個,結果走了近廿分鐘才找到此店所在的埃華街,幸好這晚是獨自覓食,不用在小卡面前老貓燒鬚。
埃華街在大角咀舊區,車房和舊式住宅滿佈的地方,魚鱻(音鮮)可說是附近最光亮的一間店。裝修是典型港式茶餐廳格局,不過檯排得不算密,應該比荃灣店舒適。
店員介紹原條鮮魚生滾湯,考慮了一會要了筍殼魚湯米線,另外要了一碟椒鹽魚鰾作小吃。
鮮魚鰾以椒鹽製是第一次吃,滑嫩中又帶 Q,加上以椒鹽炒過後非常惹味,怪不得這麼受歡迎。老闆見我在拍照也過來攀談了幾句,說全港只在這裡吃到椒鹽魚鰾。
這天是聖誕節假期的最後一天,趁有空檔便決定去遠一些的地方遊玩。小卡在東涌纜車和花鳥蟲魚展中選了後者,既然難得去粉嶺,當然要「順道」去吃當地的美食 – 「爵士拉麵」和「群記豬手」兩個名字馬上從腦內跳出來。
久聞這兩家店的大名,二者除了美食出名之外,還有一大特色,就是經常不開門營業。爵士拉麵有說星期一、二均定休(但某網站卻說只是星期一休息),而群記更厲害,聽說是豬手賣完就關門,有時更會連續休息幾天以製作自家的辣油。
是以當我們老遠地乘火車再轉小巴,最後終於來到聯和墟,卻發現爵士拉麵門外水靜鵝飛、鐵閘緊閉時,也沒有太驚訝。
(原文刊於我的網頁)
若不是有東西要買,真是提不起勁在大熱天到深水埗去,在黃金商場和一眾電腦男摩肩接踵可不是樂事。
去深水埗馬上想起維記的潤牛麵,這家由路邊大牌檔起家的小食肆,到現在已發展成有三個梗鋪的茶餐廳,在該區可謂無人不曉。維記在我的網頁開張時已經寫過,不過一直沒有機會再去補回一些照片,一回頭已是一年多之前的事了。
(原文刊於我的網頁)
每次經過潮苑都見它人頭湧湧,很自然地便打消了再光顧的念頭,加上多年前第一次光顧時患了重感冒,印象中沒留下它的味道。故此一到香港仔,不自覺地便會向著謝記的方向走。
這天決定要去再吃一遍,便叫自己不要想著謝記的炸魚皮,最後還是掙扎了一會才把腳抬往潮苑的方向。
(原文刊於我的網頁)
這檔車仔麵光顧了廿多年。之前它在銅鑼灣皇室堡對面的一條小巷之內,有次在嚴寒之下在這裡吃了一碗米粉,清甜的湯頭加上處理恰當的豬粉腸,熱燙的湯粉吃後全身暖和,也就此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時一碗粉只售三元,還是坐在板凳上吃的。
之後Carmen在銅鑼灣上班,有次帶她來後也愛上了這裡的粉腸米,這檔車仔麵就成為我們相識後光顧得最久的一家食肆。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