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c 2015 updated – 請翻到文章最底看追加的內容]
在雜誌得知在深水埗開了這家小店,店名是第一郡Q1,估計是越南人開的,否則不可能知道怎麼是郡。越南的「郡」即是我們的區,以Q為識別,去過越南自由行的朋友,都會見過地址上註明是那一個郡,例如小臣最喜歡的牛肉河店錦麗,就在胡志明市第三郡 (Q3) 及第五郡 (Q5) 都有分店。
它在荔枝角道上,離開高登頗遠,這邊以住宅為主,晚上比較靜。店的裝修比想像中雅致,起初還把它想像成很簡陋。
小臣不嗜辣,所以對傷心酸辣粉之類的店舖一般都敬而遠知,不過見小卡和按摩師傅經常來這家川味吃紅薯粉,小臣便抱著姑且一試的原則,也和她們來吃一次。
都說吃辣是另一種境界,酸辣、香辣、麻辣、然後直接吃辣椒及指天椒,而能夠由「不怕辣」,到「辣不怕」,最後成為「怕不辣」,才算是最高境界。小臣吃任何辣都會馬上頭皮發麻,然後大汗淋漓,所以連第一步也踏不進,對辣這一門學問只怕一生都無法參透。
這家大家食好像有很多分店,其實只有老闆「平頭裝」商標的,才是他名下的店,不過小臣對這種什麼百搭刀削麵的興趣一般,一直提不起勁去試。
是好幾個月前的事了,那天按摩搞得很晚,小卡挽著按摩師斯姐一起去吃晚飯,原來她們經常相約逛深水埗,不是去吃傷心酸辣粉,就是來這裡,小臣便也跟著來。此店基本上是賣麵,可選刀削、手攪、米線、上海粗麵或米粉,然後從幾款湯頭擇一:原味、麻辣或雲貴酸辣味,最後才選配料。
這家在長發及蘇記旁邊的強記大牌檔,我們居然還沒光顧過,這陣子去了幾次堅記,這晚轉移陣地過來試試。
強記雖然仍保留鐵皮大牌檔的外貌,但主店已經遷入耀東街的地鋪,而且把桌椅擺滿了外邊的行人路,我們不吸煙,當然是躲在店內。
據聞在北河街街市熟食中心,有這麼一家賣越南菜的店,小臣小卡有好吃的地方都不會錯過,所以這個星期天,便一步一驚心地、冒着滑倒的危險,深入熟食中心的一角,來找這家芽莊城。
熟食中心我們去過不少,北河街這家可說是環境最差的一處,地下濕滑不用說,牆上掛的抽風機充滿油漬,瓷磚不知多久沒清潔過,加上食客都比較草根,邊吃邊放「飛劍」,不習慣這種環境的話,恐怕一來到已渾身不自在。
得聞在西九龍中心新開了家拉麵店,開店者和豚王有關。小臣對那些八卦傳聞沒有興趣,更加不會探討那位所謂達人和誰人有什麼恩怨情仇,我只關心東西是否好吃。
很少來西九龍中心,商場不好逛,食肆不吸引(唔通去明將破地獄咩!)。這天照地址來到七樓,走了一圈卻找不到麵店,之後才發現是躲在什麼蘋果商場之內,店子以木板間隔,不知者以為是非法搭建。
回看舊文才發現忘了寫這篇下集,現在補上。
這家店又是駕車經過發現的,見它有不少人光顧,這天摸上門來試試。嚴格來說它不是大排檔,但晚上放了不少桌子在店外的小巷,所以甚有大排檔風味。這天我們也是坐在外面,相片照例不會太清晰。
這天和小頭的星期一之約選了這家大牌檔,主要是看了胃食妹的食記。起初以為店在愛民村,後來看清楚地址才知是在深水埗。好奇怪的店名。
香港的大牌檔越來越少了,不過在深水埗仍保留了好幾家,石硤尾街的兩旁各有一列大牌檔,不過好像以這家愛文生最具規模,租了附近好幾個有冷氣的地鋪,但廚房仍保留在鐵皮屋,以及給煙民的室外座位。
(偷偷地拍的,所以手震了)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