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新富盈吃湯飯經過這家「一口京味」門前,都會說下次來一定要試試這家涮羊肉,不過到了「下次」時,腳又不自覺往新富盈那邊走。這天遇上後者的定休日,天氣又算涼快,便決定吃涮羊肉。
雖然是用這種煙囪銅鍋,但現在都不會燒炭了,只用電磁爐加熱,風味大減。火鍋可以清湯加麻辣雙拼,吃不得太辣的小臣不敢試麻辣。連鍋端上來的,是麻醬、京蔥、芫荽、津白及粉絲。
有晚在紅磡和味館吃完沙白雞,沿馬頭圍道步行去取車,途中有位印巴籍大叔派傳單,邊派邊唸他的順口溜:「亞里巴巴,薄餅頂呱呱!」十分誠懇的樣子。翌晚沒靈感吃什麼,就又回到土瓜灣,去吃他的咖哩薄餅。
不大的店,大概可坐廿人左右。侍應大嬸也是印巴籍,不過好像不太會說廣東話。晚上原來也有套餐,五十元一份連一份咖哩及一件薄餅,便要了兩客。咖哩的辣度可以選擇,我們都要最輕的辣度。
我們和這家在土瓜灣的餃子店,好像欠了點緣分。第一次來才知道星期二是例休日,第二次好像是遇到東主有事休假,也是不得其門而入。
這日星期六,要先到九龍灣取小卡的中藥,然後再到佐敦波叔處修甲,如果在土瓜灣一帶吃東西,好像比較順路,忽然記起巧興,決定再來碰一碰運氣。把車泊好再來步行來到安徽街,終於看到巧興開門營業。如想像中很小的店,正午時分熱鬧得很,樓面的歐巴桑忙得不可開交,後來老闆回來幫忙,她的臉色才好了點。
人人皆讚此店的煎餃,當然要吃,要了韭菜餃,煎得非常香脆,肉餡濕潤有湯汁,韭菜香濃而肉有彈性,果然高水平。
小頭提議來這家在渡船角的四點金,由地鐵站步行過來頗遠,三個人打的亦很化算。
是日小臣的 GF1 第一次上陣,連手動白平衡如何調教還未掌握到,唯有暫時用自動白平衡。不過拍出來的照片,已經讓我們這些由 DC 「升呢」上來的新手驚嘆不已,可憐的 Fujifilm F100 大概很難再有步出冷宮的一天。
這家九記海鮮小廚早已寫入待吃名單,故此當某日小頭夫婦相約到此飯聚時,小臣當然馬上答應。土瓜灣美景街在哪? – 不熟悉土瓜灣的大概一點頭緒也沒有,但由於此區在小臣專責處理項目的範圍之內,四周的街名我全部記得,所以一說便知是在落山道附近,只是怕小卡迷路,最後還是約了她在紅磡火車站打的過來。
店和想像中一樣,是街坊小廚格局,事實上來吃的大部份都是街坊。男侍應非常熱情,其他的幾位歐巴桑也很親切。
好像去年曾發起過去這家店吃飯,不過一直搞不成,最後決定和小卡去試。
最近因工作關係,對馬頭圍土瓜灣附近的街道多了認識,不過也不知道美善同道在哪,看地圖指示走進這條滿是車房工場的街道,很難相信會在這裡有家「有性格」的菜館。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