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小臣

香港美食 – 阿鴻小吃 (北角店 closed)

  北角和富道這條僻靜的街道,已經變成一條小食街,人氣和食肆數量都在不斷上升。

阿鴻小吃是偶然看到一個食評後抄下的,很有興趣試試這家既賣鹵水但又不認是潮式的小吃店,看看為什麼這麼多人光顧。

光顧那晚有不少人買外賣,但堂食的卻不算多。餐單上很多東西都想吃,最後選了鴨下巴、腿蓉蘿蔔、鹵珍肝和鵝片撈麵。

腿蓉蘿蔔比想像中甜,也不覺「起渣」,用來燜蘿蔔的湯看來不簡單。

香港美食 – 新翠華茶餐廳 (Closed)

  此店的煲仔飯頗為有名,趁天氣稍涼便去試吃。晚上七時到達,店內尚未滿座,故暫沒需要在街邊加檯。店內座位極窄,卡位或小圓桌均要坐上四人,動彈不得加上桌面不夠用,吃得甚為狼狽。

點了鮑貝大雜飯和彊土羊肉飯各一,另加一碟炒芥蘭菜。

芥蘭菜不過不失,略嫌不夠幼嫩。吃了半碟,鮑貝大雜煲才上桌,店員二話不說便淋上漆黑濃稠的醬油,吩咐說要把飯再焗一會才吃。

第一次來沒經驗,不知焗多久才對,不一會便揭開來吃。

音樂 – Isobel Campbell 《Milkwhite Sheets》

  未買此碟之前,只聽說過有 Belle And Sebastian 這隊樂隊,而 Isobel 就是其中的大提琴手,現已離隊作個人發展。試聽 Isobel 其實是受了一些宣傳文案的影響,很想聽聽這張「民歌版的 Cocteau Twins」有何特別。

對西方民瑤不太熟悉,搞不清此碟中那幾首是民瑤改編,印象中好像只聽過<Willow’s Song>和<Thursday’s Child>。Isobel 的演繹偏向迷幻,但未至於黑色到像 Current 93 那種;她的嗓子較薄,甚具「若有若無」的出塵效果,但多聽則略嫌重覆,漸漸令人失去集中注意力的意志(左面的 MP3 播放器有<Willow’s Song>可供試聽)。

全碟的歌曲均以簡單的木結他和大提琴演奏,其中數首則有客席電結他手参予(包括前 Smashing Pumpkin 的 James Iha),編曲以低調深沉為主。

聽了多遍,整體印象依然不深,只喜歡甚富東方色彩的<Willow’s Song>,清唱的<Loving Hannah>,與及迷幻版<Thursday’s Child>而已。

香港劣食 – Lawry’s the Prime Rib

  這家美國著名牛排店的大名,早在前一輪的宣傳攻勢中聽過了。小卡喜歡吃燒牛肉,不過當知道此店乃美心集團引進後,又猶豫了好一陣子,最後在我多次勸說之下才在這個星期天去光顧。

店在利園四樓,以前千登世的鋪位,採用了完全不同的裝修,沒有以前千登世那樣開揚。我們的座位是馬蹄型的廂座,令人想起已結業的 Hugo。負責招待我們的女侍已知道我的名字,並向我們解釋餐單上的各種選擇。

我和小卡都選了六安士的 Califonia Cut,太大片的牛肉也吃不下,$285 一客包冰旋沙拉、薯蓉(馬鈴薯泥)和 pudding。先吃麵包籃,大片、麵包上有果仁的那種比較鬆軟香脆,牛油則不夠香滑。

女侍先製作冰旋沙拉(Spinning Salad),放沙拉菜的大盤置於冰上,女侍應將之轉動後以「拉茶」的手法淋上沙拉醬,然後再拌勻上桌。

香港美食 – 晚飯@八月花

  這晚放工前在九龍塘開會,順道在又一城吃完晚飯才回家。選了八月花,因之前來吃過一次點心,但還沒有在這裡吃過晚飯。

我先到達,泡了一壺白毫銀針自斟自飲。白毫銀針是白茶,茶葉呈針型,但我卻看不清是否有白毛覆蓋,不過茶湯倒真是杏黃色,入口也微覺芬香,應是白毫銀針中最「入門級」的品種。

小卡不是太想吃東西,就點些清淡些的菜:燒牛肉沙拉、竹笙上素卷,另加一碗陽春麵和擔擔麵。

竹笙上素卷的造型不俗,幾樣素菜切絲後以竹笙裹住,另備毛豆伴碟。素卷入口並不是淡而無味,竹笙應以濃湯煨過,加上薄茨調味,效果頗好。

香港劣食 – 源記

  這篇應是坤記的續篇,只是拖到現在才寫。話說那晚我們一行四人吃完豬骨鍋和煲仔飯後,便順道到附近的源記吃甜品。

差不多廿年沒去源記吃糖水了,以前讀書時經常和同學趬課來吃,回憶總是美味的,這次再吃已沒有任何驚喜。

小臣不吃桑寄生蓮子茶(怕了桑寄生的味道),從未試過此店的名物。這晚我要了一碗合桃露,娜姐和小卡要了蓮子合桃露,而小妹則點了芝麻糊加蓮子。

合桃露一上桌沒有香味,吃在口中既不覺厚,也沒有合桃的口感,只感到一種淡然的冷漠。這和我在腦中的印象頗有出入,是因為水準下降了?還是我把其他店吃到的美味合桃露的記憶投射到源記之上(最近在永華麵家吃了一碗合桃露作比較,果然做得比源記好)?

職場苦樂 – 伙伴關係(一)

  除了港式分判模式外,影響土建行業整體質素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便是業主及承建商不能成為真正的合作伙伴。此話怎講?前文提到,土木工程涉及的金額龐大,風險奇高,在高競爭的環境之下,承建商的利潤偏低,一旦碰上投標時沒有預計的情況,承建商便要動用額外的人力物力,最後可能要損手離場。故此承建商一般都會找尋合約中的漏洞或對自己有利的地方,在工程中不斷提出索償(claims),以保障自己的利潤。有甚者會在投標時已估算可索償的金額,並適當地壓低標價,在中標後才「取回」應得的份額。每一宗索償個案通常經大量文件往來及多次論証才可確認,亦有很多情況下雙方各執一詞,最後要啟動調解爭議機制,聘請仲裁員協調,甚至交由法院審理。合約雙方通常會聘用大量的測量師及合約專才,以應付索償個案,這批人員在工程完成後一至數年可能仍在處理這些個案。

這種緊張關係的結果,是業主和承建商失去互信,無法成為合作伙伴。英國在九十年代末首先提出重建伙伴關係,並提出一系列相關的建造業改革進程,而敝公司則在九九年正式在一個總值百多億的工程中採用其中的部份建議。

香港美食 – 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這天在天勺聖誕聚餐過後,由於小彭要回家執拾行李,便和 N 先行離開。小茄要繼續上班,而小卡則要到九龍灣還書,結果只剩下小娜、小妹和小臣三人。小妹打算去 Robuchon 吃杏仁小圓餅,於是三人便出發往中環置地廣場。


(Photos by 小妹)

香港美食 – 午餐@和三昧

  差點忘了這頓午飯,因為之後回華富邨走了一趟,寫了一篇短文記述,反而把和三昧拋下了。

這天放自己半天假,本來打算去試 Le Mieux Bistro,此店在柴灣的明報工業大廈,只在星期一至五供應午餐。原本的計劃是先去吃午餐,然後順道往明報拿訂閱贈品。

以為在柴灣工業區的西餐廳不會有太多人光顧,但那天卻給訂滿了,幸好出發前先打電話去問問,否則老遠跑過去撲個空就更損失慘重。

音樂 – 十年人事

  在家整理舊物時,找出一份舊作,是十年前寫的<批判本地樂壇>,曾在年青人週報刊登。當年小臣還很關心香港流行樂壇,故此還有力氣寫出那篇六、七千字的長文(加上當年尚未開始「惜字如金」的地獄式訓練),文章的重點如下:

– 是粗製濫造的唱片令大眾購買慾下降,和翻版碟的出現沒有必然關係; 
– 衝擊樂壇的不是翻版碟,是創作人的自我翻版,不思進取;
– 所謂「推動原創」的電台,除了收窄聽眾的選擇外,只是硬銷自家的推介,真正有創意的作品反而不被重視;
– 電台/電視台在小圈子運作的制度下,只是唱片公司的赤裸裸利益交換平台;
– 不少「另類/小眾」製作,只是供小妹妹們盲目崇拜的對象,對象仍然是「地面」的大眾。

十年過去,小臣已經很少聽本地流行曲,不過也值得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一下今日的情況,比照一下這十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