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小臣

音樂 – 各位喜歡80年代 Disco 經典歌的朋友請留意


 昨天寫<碟海漫遊>時上網找資料,發現在 discuss.com 的一個討論80年代 Disco 經典歌的題目上,有很多有心人提供了絕版多年的經典Disco 歌,讓我找到了不少當年曾經擁有過的特色混音版。

最令人狂喜是《Remix Mega Mix》 的第一輯,其中的<15-Minutes Mega Mix>是我當年最愛之一,今天還可以再聽到,有點仿如隔世的感覺。

如果你也有收集這些歌曲的話,請儘快上去看看,聖誕前後貼的連結很多已經連不上了:

香港美食 – Lunch @ 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上次吃下午茶時期望過高,以致回來後寫了篇不夠中肯的食記。不過小臣還是要光顧 Robuchon 的餐廳一次,看看是否真的不及澳門店

Robuchon 的午餐定價 $550,比 Caprice 還要高,差點找不到友伴同行。碰巧小頭上次去澳門吃不成 Robuchon,便也來和我們試試香港的貴價版。老實說,以這個價位還要坐 counter 才可吃 set lunch,真是覺得有點過份,若食物不是十分出色的話,大概很難令我印象改觀。

Robuchon 在置地廣場四樓,一入門是一大列酒櫃,然後就是開放式廚房,counter 的坐位以 C 字型圍住廚房。坐位雖然不算太舒適,但看著廚師弄菜也不無特色。

Set lunch 共四道菜,只有主菜有兩個選擇,是日是煎鴨胸或吞拿魚兩者擇其一,小頭和小卡都選了前者,我便要了吞拿魚。侍者先送上麵包籃,和澳門的選擇差不多,有我們最喜歡的煙肉尖法包,口感極相似,只是略嫌不夠脆。其餘各款麵包中以牛角酥最出色,香酥鬆脆,牛油味也不過濃。

音樂 – 碟海漫遊(六)

  Inspiral Carpets 《Life》

Inspiral Carpets 是上世紀八/九年代間冒起的一眾 indie 樂隊之一。不知為何我獨愛 IC,但其他同期樂隊如 Stone Rosses、Happy Monday、Oasis 等卻引不起我的興趣。IC 師承自 The Doors 等六十年代的迷幻搖滾樂隊,在當年泛起了好一陣「回歸美好年代」的漣漪,也讓 Mute 這間另類音樂老廠牌的神話延續下去。

IC 的招牌迷幻鍵琴音響,在這張《Life》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我最常聽的是 <Directing Traffik>,每次鍵琴響起,總是激起體內的「年青因子」,隨著琴音搖頭晃腦一番。


林憶蓮《記得憶蓮盛放》

香港美食 – 得龍

  這家在新蒲崗的舊式酒家可謂聞名已久,其實早前看了小頭的介紹後,已經寫在我的「待吃名單」之上,不過新蒲崗始終是陌生兼不就腳的地方,所以拖到最近才去。

查清楚地圖,其實新蒲崗離我上班的地點不遠,乘計程車三十元不到的距離。回程時發現原來有綠色專線小巴往鑽石山地鐵站(19號)和黃大仙地鐵站(20M號),總站就在得龍附近。

得龍是典型舊式菜館格局,不過內裡的裝修卻比想像中光鮮一些。來舊店一定要喝普洱,果然喝到應有的「陳味」。新派茶樓的普洱除了只會沖出無味的黑色水之外,還不知他們採用的茶葉是用了何種古怪的方法發酵,故此千萬不要喝。前菜是鹵水鵝掌翼,鹵得很入味。

第一次來當然點最有名的金錢雞和太爺雞,另外要了一個啫啫芥蘭和西洋菜湯一碗。

先喝西洋菜湯,味道非常對胃口,老火煲成的湯濃郁清甜,除了在家外很少喝到這種濃度的西洋菜湯。最妙是下了不少小臣最愛的陳腎,還要煲至極腍,一邊吃一邊忍不住在讚。

比華利山

  真是忍無可忍,晚晚被那個庸俗兼低級趣味的「比華利山別墅(風水篇)」廣告轟炸,雖然不想替它宣傳,也要寫一篇公開投訴信以表達我的不滿。

小臣其實很少看電視,不過也會看亞視的廿四小時新聞台,豈料這廣告的魔爪也伸到那裡,每晚數次重覆播放,令人極度煩厭。

香港的地產發展商一向以市井及欠文化見稱(太古除外),由豪宅樓盤的取名(「帝」、「豪」、「金」、「龍」等)到建築用料,均透著濃得化不開的暴發戶氣色,活脫是鄉巴佬穿西服,財大氣粗有之,與品味及修養無緣。近年的廣告宣傳越搞越離譜,把中價樓包裝成豪宅,使一手樓炒到了與購買力和實際價值完全脫節的地步。

這個新樓盤的宣傳攻勢已開始了好一陣子,先來一個有環球小姐參演的長廣告,把在新界大埔的低密度住宅說成是法國宮廷別墅。典型的無聊虛偽,看了十秒已經知道是和實物毫無關連的堆砌。第二波廣告更驚人,居然召來了全城的「堪輿學大師」(我通常以神棍統稱)解釋樓盤的風水,內容就是大話西遊和一派胡言,我不會八股地說成是「導人迷信」,但低級趣味到這種地步,令人驚嘆究竟主事人的腦袋是裝什麼的。

不過觀乎此公司第二代主人的衣著和擇偶的品味,我大概也不必太過奇怪。

香港美食 – 芝麻綠豆

  這晚小字輩再戰老坑火鍋,主要是讓上次錯失良機的小儀和小茄嚐一嚐老坑的美味。豈料小茄另有節目,幸好小儀把 Joe 爹「騙」了出來,再加上臨時決定加入的小妹,才不至潰不成軍。

這次吃的東西和上次差不多,報導的任務交給首次光顧的小儀

吃完火鍋後大夥兒決定再去吃甜品,地膽娜姐介紹去黃埔附近的芝麻綠豆。有點被門前聚集等位的人群嚇了一跳,結果等了十分鐘左右才有位。

第一件重要的事是由日本歸來的小彭派手信。小儀收到的是朴葉味噌一份及高山名物(其實我不知是什麼,請有關人士補充)。

小臣的是朴葉味噌一份加「迴轉壽司」兩碟,有小臣最愛的海膽壽司,多謝多謝。

香港美食 – 飲茶篇@國金軒 (揭盅了)

  除夕那天,又是避免吃西餐的日子,於是想到去鏞記飲茶,豈料一天前打電話去也訂不到位。由於下午要去上環買點東西,所以想安排在中上環一帶吃,最後想起國金軒 – 晚飯吃過兩次,飲茶還未和小卡試過,打電話去問還有檯剩,便訂了位。

國金軒賣的是新派點心,老實說我還是喜歡傳統的味道。這天吃了好幾款點心,評價一般的比喜歡的多。

跟大家玩個遊戲,請估一估這些是什麼點心,答案明天(18/1)揭曉。

第一款

香港美食 – 拉麵以外@札幌 (Closed)

  中環的札幌拉麵是我們的「金牌後備」,想不到吃什麼就跑去,尤其是冷天想吃暖胃的東西的時候,這裡的正宗北海道口味拉麵很少令人失望。

不過這天卻想試拉麵以外的東西,主要是看了有人說分店「小樽」的炸蠔定食也不錯吃,當然也有受了小彭「廣島蠔篇」的影響。

文化現象系列之十七 – 資訊民主萬歲

  時代雜誌把「你」選為零六年的風雲人物。從雜誌封面的倒影,這本雜誌的讀者(大部份是西方中產男性白人)沾沾自喜,以為自己真的以 Web 2.0 改變了世界,在「無邊界的網上世界」中打破地域彊界,讓所有人都可以發表、參與,甚至顛覆傳統文字/影像媒體的操控,在光纖搭建的世界中達至真正的資訊民主。

真是天真得可以。

姑勿論這種「民主」本身已經充滿了西方自由主義思想的意識形態,充滿了高高在上的第一世界優越感,事實上這個所謂資訊民主的背後,還不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的不平等之上?擁有一台電腦並接上互聯網,在第三世界被剝削的農民及生產者眼中,依然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或許他們根本沒有想過要什麼電腦,因為當你每天依然為口奔馳,希望今年的收成在扣除成本及稅款之後尚有剩餘,希望明天有能力補好屋頂的滲漏之際,資訊、民主都是與你毫不相干的問題。就算他們接上了互聯網,開了一個網誌書寫他們生活上的苦況,在第一世界的中產男性白人會去看嗎?看了之後能理解嗎?能明白「資訊民主」的網上世界是建基於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剝削嗎?

Web 2.0 也不能改變文化差異而引致的衝突,也沒有能力去挑戰權力的實際運作。事實上這個「你」大概也不會以無遠弗屆的網絡去理解依斯蘭世界對事物的看法,亦不可能以網絡上的民主去推翻布殊繼續增兵伊拉克的決定。或許大家會為一班人在網上發起保衛天星碼頭的行動而感到興奮,但殘酷的現實是大部份人依然相信主流價值,而 Web 2.0 的內容主要還是鞏固這種價值而已。

網絡世界亦是一種新型的資本主義市場,就算你不在網上購物和參與各樣花錢的玩意,也要付上月費才可以接上互聯網,得益的是擁有大量資本的網絡供應商,電纜商和媒體。最可笑的是我們在 Web 2.0 提供的內容,卻成為網站架設者交通流量的來源,最後這些人流被量化為收購價值,令網站架設者賺取巨額的收入。You Tube 如是,無名小站如是,提供內容的我們卻分毫不獲,成為新型的網上無產階級,無條件奉上「生產剩餘價值」,替網站架設者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而有能力收購的公司必然是更大資本的擁有者,在收併的過程中掠奪更多的剩餘價值,以擁有更大的市場佔有率。所以說到底,在一片歌舞昇平的背後,還是資本主義的基本邏輯在運作;網上世界可能比真實世界更自由,但我們並沒有改變過虛擬世界背後的權力關係和意識形態。

自家美食 – 火鍋

  冬天的最佳節目,莫過於吃火鍋,邊吃邊談邊取暖,享受美食之餘又可增進家人和朋友的感情,是中國人吃的文化的重要一環。

下面簡報兩次在家吃火鍋的湯頭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