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現象系列之十六 – 天水圍城 

(原文刊於我的網頁)

  林夕最近為李克勤填了一首<天水圍城>,成為大碟《演奏廳II》的主打,天水圍再度成為談論焦點。這首詞的沙石甚多,不過這篇文章不是詞評,而是借題發揮,從另一些角度談一談天水圍。

在零四年四月,天水圍發生了家庭倫常慘劇,在傳媒的筆下成為了「悲情城市」,突顯了它的「五高兩低」問題:人口密度高、失業率高、領綜援比例高、單親家庭比例高、家庭暴力/青少年問題數字高;謀生能力的偏低及教育程度偏低。天水圍成為比深水埗及官塘等傳統舊區更差,亟需政府投放大量資源的地區。情況真是這麼嚴重嗎?

天水圍是香港的第八個新市鎮(前稱衛星城市),在八十年代末開始發展,以填平低窪地帶及魚塘創造出二百公頃的土地,加上原來二百多公頃的可發展面積,成為一個共容納三十多萬人口的新市鎮。此市鎮的規劃為純住宅,南面是大型私人屋苑(後來長實取得發展權建成嘉湖山莊)及公共房屋的混合,有兩個大型公園,休憩用地可算足夠。問題是在嘉湖山莊以北一帶,在八萬五大躍進期間建成的居屋全部改為公屋,入住的清一色是新移民和低收入家庭,公共設施奇缺,連像樣的公園也沒有一個。

天水圍最大的問題是對外交通,原規劃沒有預留西鐵進入市中心,要依賴輕鐵貫通全區,甚為不便。三號幹線也只是到了元朗便駁入速度較慢的道路,故此由天水圍往市區動輒要一小時以上,這才是使一般大眾卻步的主要原因。慢慢地,天水圍的公屋便成了沒有選擇權的低收入、單親及綜援家庭的集中地,而家庭問題自然較容易發生。

或許可以用城市社會學的理論去審視天水圍的發展。芝加哥學派(Park)以自然生態作類比,把城市看成弱肉強食的大自然。套用在天水圍,則可把此地看作食物和資源較少的旱地或沙漠,是被猛獸驅逐出來的其他動物的棲身之所。這種看法簡單易明,但忽略了人的因素,因為交通規劃問題是人為的誤失,這塊「旱地」並非自然產生,競逐的動機有所不同。

後來的芝加哥學派(Wirth)把焦點放在城市生活的疏離和冷漠之上,並以此解釋都市化對整個社會體系的重大影響。香港本身已是一個都市,在天水圍居住的市民不見得比其他地區的人更疏離,反而問題出現在聚集在同一個區的受害者,冷漠論不能解釋為何三個女人會相約一同自殺。

較新的城市社會學理論(Harvey,Castells)
把城市化看成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權力現象,商人和銀行家只會選擇有獲利機會的地方投資,政府不得不協調發展,並把都心地帶讓給付得起高地價的商人進駐,而把稅收用作提供「集體消費品」- 就是公共房屋,交通及其他基礎建設。在競逐土地資源上,一般市民在缺乏議價能力之下,便要遷到都心以外的地方居住,而弱勢社群就更只能到環境較差及交通較不方便的地區。這個理論似乎較生態論更能反映天水圍的情況。

再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天水圍社區是一個身份認同危機的悲劇,社會大眾越是關注它,住在裡面的人的「他者」標籤就越明顯,外面的人口中關懷,其實心裡慶幸自己不是住在天水圍;另一方面,天水圍的居民就只有逃避/遮掩自己的身份,以免被看成是五高二低的一份子。我們的「關注」其實是在別人的傷口上灑鹽,對改善社區其實並沒有實質幫助。若是天水圍的居民能擺脫自己的標籤,組織起來互相幫助及向政府爭取資源,可能比連天水圍也未踏足過的外人指指點點來得更有意義。

 

文化現象系列之十五 - 科學圖騰化
文化現象系列之十七 - 資訊民主萬歲

5 Comments

  1. 回覆
    helen 2006 年 11 月 20 日

    一個看得令人心痛的社會問題,我真的覺得政府對這區的支援很不足夠,<br />
    例如交通配套和社區支援等,影響的不但是成年人家長們,<br />
    最重要的是一群小孩子和他們的將來啊!

  2. 回覆
    carjaswong 2006 年 11 月 20 日

    Helen,最大問題是被邊緣化的社群集中在一起,<br />
    就像美國的黑人社區,和英國inner city有色<br />
    人種社區一樣。

  3. 回覆
    joeyee 2006 年 11 月 20 日

    細細聲: 我吾鐘意住係天邊咁遠, 因為…<br />
    大大聲: 無好野食呀…呀…呀…

  4. 回覆
    carjaswong 2006 年 11 月 20 日

    小儀,在元朗也有不少好食肆呀,<br />
    不過要吃decent的就真是要出城…

  5. 回覆
    小Car 2006 年 11 月 20 日

    天水圍是不是對Joe爹比較有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0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