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 十二金釵 LPCD45

近年音樂界努力研發新科技以取代CD,可是一來業界沒有共識,於是SACD、DVD-A各走各路;二來廠家的大部份經費均花在防盜版技術上,以致在聲效上的進步追不上價格的躍進(一般SACD比CD貴約50%)。同時間隨身聽的普及度不斷上升,一般大眾對音質的要求越來越低,所以昂貴的SACD/DVD-A根本不能吸引普羅消費者購買,所以推出多年只能在音響發燒友的小圈子流傳。

另一方面,唱片公司亦混水摸魚,以舊技術、新媒體騙人。Stereophile雜誌就曾直接比較過Narah Jones【Come away with me】的CD和SACD的輸出訊號,發現竟然完全一樣,即是唱片公司根本沒有用DSD技術re-master過原檔,就直接印在SACD碟上,等於把劣酒注入貴價酒瓶內,然後以高價出售。而本地唱片公司就更肆無忌憚,我曾買過SACD比CD版更差的碟,消費者中過一次招就不會再相信這些騙人技倆,於是更窒礙了新媒體普及化的進程。

除了上述兩種新媒體外,其他廠家則在編碼的環節著手,如JVC的K2、XRCD技術,就能在CD的16bits/44.1kHz的限制下提昇錄音質素。由於JVC在選錄音和質量控制方面甚嚴,所以買XRCD比SACD有信心得多。

不過玩音響資歷較長者還是認為這些新技術製作出來的音樂比較「硬」,及不上黑膠碟的聲音那麼柔和,這一派人大多已回歸黑膠唱片的懷抱。我雖沒有經過黑膠的洗禮,亦不打算把時間花在抹塵洗碟之上,但卻很想知黑膠唱片有何吸引,所以當知道雨果唱片發明了這種以CD技術為基礎的仿黑膠唱片後,便極想知道他甚麼葫蘆賣甚麼藥。

這種名為LPCD的唱片,其實是省去了壓碟的程序,直接把檔案燒錄在墨綠色的高質CDR上,詳細的解說可參考這篇文章。這個製碟法旨在呈現母碟的原貌,據說其實和黑膠分別不大。我買了這張名為【十二金釵】的LPCD45,收錄的是雨果女聲唱片中的精選片段。雨果是本地唱片公司中比較著重錄音和後期製作的一家,出品一向有保證。我不是中樂愛好者,故只買過幾張他們的出品,其中不少是黃紅英的唱片。所以聽這張LPCD時,焦點便落在三首黃紅英的作品之上。

第一次聽便驚訝於唱片的質數,無論在動態、音場和分析度均比一般CD強,最重要是聲音好像真的比較柔和,黃紅英的高音也好像更順暢和嫵媚了。之後反覆比較我擁有同曲的XRCD和SACD版,這種感覺更明顯;XRCD一向調高了動態,所以比較「硬」是可以理解,但以頻寬和bit rate為賣點的SACD,竟也不能明顯勝過LPCD,便有點令人震驚了。由此可見一般CD在製碟程序所引致的失真是可等嚴重。

唱片收錄的其他女聲如朱哲琴、楊小琳和張杏月都曾經聽過,故不覺陌生,其他的國內甚至俄羅斯的演唱家則不太熟悉,但大部份均具可聽性。

近二百元一只的唱片,另付一張普通版CD作比較用。以這種質素計不算昂貴;當然如果你不是音響愛好者又不喜歡藝術歌曲的話,則這張唱片未必是你那杯茶。

音樂 - Moby: Hotel
音樂 - Madonna : 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welve + tw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