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現象系列之七 – 也談Otaku

(原文刊於我的網頁)

不要笑我後知後覺,去年大熱的【電車男】我可是最近才看畢(上月到台灣旅遊時買的DVD)。雖然電視劇是一貫的誇張並把人物典型化(stereotyping),但的確引起了大眾對Otaku (直譯為「御宅族」, 但我覺得中文看來不知所云,故下文不會採用這個譯法)的一輪討論。

Otaku是用來形容那些對消費品(主要是動畫、漫畫、遊戲 – ACG)有狂熱研究的人,電車男的主角及其一眾網上軍師便是一群有不同嗜好的Otaku。我對Otaku認識,主要是透過吳偉明博士網誌的文章,所以絕不敢班門弄斧。不過自己都曾經沉迷過本地漫畫、電玩及音響(雖然從未達到Otaku的地步),故希望以自己的經驗談一談Otaku形成的社會條件。

1. 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

在農業社會不可能有庶民的Otaku,庶民只能在農忙間吸幾口水煙,或唱一首山歌;賞玩字畫古玩等則是達官貴人等特權階級的玩意。在資本主義初階也不可能有Otaku,因為工人需要長時間工作以替資本家進行原始積累。

只有當生產力高度發展,勞動階層才擁有更多「自由時間」。而「餘暇」這個概念,亦是當消費品發展至足以填滿勞動階層的工餘時間才被認可(若勞動階層在消費行為之外還有其他時間,便會去思考自身行益,搞不好會釀成無產階級革命)。此外,晚期資本主義的另一個重要發展,是文化工業的出現。由此時開始,文化及藝術品可以大量複製,貴族/士族不能再壟斷文化藝術。消費除了是購買日常所需之外,還多了一種全新的可能:庶民可以進入戲院欣賞電影,把複製的「蒙羅麗莎的微笑」買回家觀賞,及聽名演奏家演出的唱片,這一切一切都不是十九世紀以前的人可以想像的。文化工業發展至今天,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國家的經濟支柱,而日本就正正是這類型的經濟體系,ACG及相關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之大,足以比擬一個小國的國民經濟收入。也唯有當文化訊息進入產業化的階段,才有足夠的產品供人鑽硏成專家。

2. 自由體制

新加坡也是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但不見得會產生大量的Otaku。所以另一個決定要素,便是當地所實行的政治體制。唯有在放任型的自由體制,人們才「有權」「選擇」沉溺消費物慾。在其他政治體制,日式動漫本身已可能被定義為「精神污染」而被禁止出版,更惶論沉迷其中;另一些體制則強調國民參與國家事務的積極性,活在當下大概不會有太多時間沉迷動漫吧。香港政治體制的特色是有自由、無民主,但前者也「保障」了我們成為Otaku的「權利」。

3. 都市化

都市化容易造成冷漠的群體,人生活在都市越來越孤獨;現代社會家庭結構轉變,也造成諸如單親及一孩家庭等不利溝通的誘因。每個人都習慣躲在自己的空間裡做自己的事,看自己的動漫,玩自己的電視遊戲。有些人選擇成為ACG或其他專家(Otaku),有些人選擇吃喝拉睡逃避現實(隱蔽青年),也有些人用新世代的方式和別人溝通(上網談天、發表文章等等,但這種溝通和面對面的互動很不同),當然也有混合型的(如愛好在網上發表的Otaku)。在鄉郊地方人與人關係較密切,人們比較難躲在密室硏究動漫,玩遊戲也會和別人分享。

4. 資訊發達

資訊高度流通也是產生Otaku所需的土壤 – 若不能獲得有關資訊,想成為專家也不容易。這和上面提到的都市化息息相關,如果住在離城市兩小時車程以上的鄉郊地方,大概很難找到動漫的消息。不過互聯網的發展正急速改變地域所造成的限制,現在於網絡上可以獲取的資訊,是在十年前難以想像的。但互聯網始終不能傳遞實物,電車男若不能經常往秋葉原,相信也很難通宵輪候限量版figure吧。

5. 大和精神

先前讀過一篇文章,認為Otaku是考試制度的產物(日人認同考試制度,故一切均鑽硏一番),這點我不敢茍同,因為任何尊崇文官制的社會均認同考試制度,但不見得Otaku會在英國大規模出現。我認為Otaku和大和民族本身有關。日本的文化相對封閉,而其經濟體系也是對內為主(尤其第三產業);日本ACG的部份內容外人很難理解(諸如近年流行的boy’s love漫畫及童顏色情漫畫等等),我認為和大和文化的內核很有關係 – 即那種對人性過份壓抑的禮教所轉化出來的發洩。日本人表面個個彬彬有禮,但色情行業裏的「變態」成分比誰都強。我不是把日本ACG等同變態,相反,ACG裏面有更多是非常純真的。我想表達的,是此乃日本文化的一部份,如果對此沒有深刻認識,很難瞭解Otaku的心理因素。當然香港也有日本ACG愛好者,但大部份只得其形。若是再看看為甚麼中港台三地發展不出自己的Otaku文化,大概可以揭示Otaku出現的必要條件。

結語

這篇短文企圖借Otaku來談一談現代資訊社會所產生的一些都市現象。但揮筆至此,卻好像寫了一篇Otaku的「後設理論」,即把日本社會的特點說一遍並當成是Otaku的形成因素,並把Otaku狹義化為ACG迷。我無意掩飾自己對Otaku認識的不足(文首已說明),寫文章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其他有識之士討論及指正。

(圖片截至電車男劇集)

文化現象系列之六 - 娛樂雜誌色情化
文化現象系列之八 - 傳媒低俗化

5 Comments

  1. 回覆
    galaxyho 2006 年 01 月 10 日

    好唔好睇 ? 睇預告,我以為套戲好似以前 sleepless in Seatle咁,所以<br />
    沒有租來睇,重有我都想租那套nana睇,無錯我反應係慢左少少。

  2. 回覆
    carjaswong 2006 年 01 月 11 日

    galaxy兄,我看的是電視劇版(據聞好過電影版),<br />
    純粹以拍攝手法論,我覺得有令人追看的魅力,<br />
    不過男女主角差異太大,太過青蛙王子式橋段。<br />

  3. 回覆
    wyng 2006 年 01 月 11 日

    Jason兄, 借比我睇得吾得?<br />
    我淨係會買卡通片.

  4. 回覆
    carjaswong 2006 年 01 月 11 日

    小yee,當然得,二月聚會才給你遲不遲?<br />
    寄給你也可以.

  5. 回覆
    wyng 2006 年 01 月 11 日

    多謝多謝, 二月先啦, 順便俾埋薯條我, 哈哈哈!!!

發佈回覆給「carjaswong」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ighteen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