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 李克勤演奏廳

香港唱片業在九十年代中期開始走到死胡同,所謂受翻版及非法下載影響只是唱片公司企圖建構的論述,真正原因是巨星們死的死、退的退之後,整個樂壇青黃不接。銷量下跌亦令每張唱片的投資額大幅下降,被犧牲的自然是質素。近十年本地作品的曲、詞、編及錄音不斷退步,經費都花在古靈精怪的包裝和電視台高層的交際費身上。粗劣的製作,不入流的唱功,再加上一張唱片只有一、兩首歌可聽,又怎能驅使消費者付出上百元去購買。

最有能力消費的三、四十歲中生代,他們經歷過八、九十年代樂壇高水平製作,當然無法忍受Twins之類的低級趣味,亦不會因為有容祖兒寫真集附送而去買她的唱片。但他們不介意花百多二百元買一張用新技術(SACD、XRCD)重新製作的舊唱片,或是付數百元去和過氣巨星在其演唱會中重溫舊夢。所以市場仍然存在,只是沒有好的出品去刺激購買慾而已。

李克勤的這張
演奏廳便走對了路,姑勿論成果是否完美,起碼能說服唱片公司作出這種規模的投資已是不易 – 找來一眾樂手與歌手作同步現場錄音及拍攝,用dts 96/24 bit高規格標準收錄,以最新的雙面Dual disk(一面CD、另一面DVD)形式製作,並用1080i高解像數碼攝影器材攝製所有影片,這些都是主流樂壇的第一次,連一向不喜歡環球唱片的我也不禁要為他們鼓起掌來。當然不是說把這些元素拼湊在一起,便可保證有高水平的作品,事實上這張唱片的音樂部份雖然出色,但卻被歌詞拖低了全碟的格調,錄音也絕對未達宣傳中的所謂發燒級。

唱片公司似乎有意力捧四位樂手中的小提琴手黃蒙拉,但我卻較欣賞拉二胡的霍世潔,她在<阿李爸爸>中和趙增熹的鍵琴配合得絲絲入扣。現場同步錄音可以發揮樂手的互動,比個別聲軌獨立灌錄(或是用電腦模擬)再混音的機械化演奏有個性得多。龍向榮的敲擊亦令人目不暇給 – 響枝、搖鼓、定音鼓、三角、木片琴出齊,甚至木凳都用上;其中以<婚後事>同時用四枝鼓棍去敲巨型木片琴最嘆為觀止。可惜的是敲擊部份很多時被鼓聲掩蓋,若非在影像中看到,根本留意不到用了這麼多種敲擊樂器。編曲方面,在流行曲中加入中樂元素雖非首次,但趙增熹等亦做到不落俗套。最討人喜歡的是<婚後事>,整首歌的推進非常有迫力;此外<情非首爾>簡單的用上洞簫和木結他便營造出那種落寞氣氛。美中不足的是小提琴和中樂的
crossover不夠透澈,未能做到洞簫、二胡、小提琴水乳交融的效果。

我不同意網民普遍大彈克勤的唱功沒進步,事實上他用了幾種唱腔去處理幾首風格迴異的作品;既不像從前般過份賣弄震音,亦能夠和樂手緊密配合,表現出大將之風。只是感情方面略嫌過份抑制,故有時表達得不夠深刻,大概是現場錄音太多東西要兼顧的關係。

詞方面不能不彈。克勤過份高估自己的能力,事實上他的詞一向只在合格邊緣徘徊,這次既要配合較古典化的編曲,又要對應陳少琪另外五首相同題材的詞,便顯出他有心無力。我不是老八股,但也很難接受在小提琴及二胡聲中傳來
牛仔褲櫬老西 / 故意露底這種突兀的配對。他填詞的方式大概是先定下一堆符合音韻的字詞,再堆砌其他耳熟能詳的標準情歌字句,故填出來不但難求有新穎的角度,連基本的個人風格表達亦欠奉。<情非首爾>本來也算填得四平八穩,卻被「當天回憶會被“刮花” 一句中“刮花”這個廣東話用詞破壞殆盡。最差的是<勝情中人>(「原來這生最大勝利/其實是有一個好屋企),連業餘的標準也達不到。唯一一首比較像樣的是<婚前的女人>,在末段那句「期望百萬人儘快找到真愛/越快越好甚至好像有些隱喻,但反覆再看卻也找不到連貫的地方。此外陳少琪那五首也全無可取之處,除了<婚後事>外居然可以聽了多次全無印象,證明是何其普通。

錄音方面CD層和一般流行唱片並無太大分別,空間感欠奉,亦沒有在演奏廳應有的堂音。反而DVD層用PCM音效聽好像還好一點。此乃宣傳過度喧染的反效果。亦有很多報告
CD層播不到,因為不是跟足red book CD標準印製。

放下這些瑕疵,我仍然覺得這張唱片
值得擁有,有人肯行出這一步,如果還不支持一下,以後便再無高水平本地唱片可聽。

[P.S. 唱片首批幾乎賣斷市,亦有唱片店趁機炒賣。不知多久沒有聽過這種盛況了]

音樂 - Depeche Mode: Playing the Angel
音樂 - at17 變變變

One Comment

  1. 回覆
    大叔 2005 年 12 月 09 日

    Jason,<br />
    <br />
    我就是這股炒風下的受害者,上週見價錢去到$120,決定暫時罷買以免給<br />
    奸商呃錢,買了王宛之、衛蘭、At 17和平井堅,正在享受中。:->

發佈回覆給「大叔」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1 × thr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