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小臣

香港美食 – 燒雞扒定食 @ Doraya

  Doraya 開業已有兩年,最近更在尖沙咀開設分店,小臣間中也有來吃定食,不過每次不是吃碎吞拿魚腩飯就是吃吞拿魚扒飯,從來沒有考慮過餐單上的其他選擇。這兩年來此店的水準不算穩定,有時吃到毫不肥美的魚扒,因而少了光顧。

早前聽小彭說這裡的燒雞扒用上鮮雞,挑起了我的興趣,這晚要獨自解決晚飯,便來吃燒雞扒定食。

晚上七時到達,店內不算多人,不過也要搭檯。燒雞扒要等十五分鐘,唯有研究餐單打發時間,發覺定食普遍加了十元一客,而款式也增多了。

燒雞扒定食上桌時還冒著煙,果然是即燒的(不然也不需等十五分鐘),放入口前已嗅到一陣燒烤的香氣。用的是雞腿肉,十分彈牙,外皮烤得香脆,只是有一些位置烤焦了,要扣一分。

職場苦樂 – 地鐵路線演變史(上)

  上一章觸及三十多年前地鐵建設的原構想和實際發展,這一章開始會簡述地鐵早期路線的發展史。

時為六十年代。香港政府鑒於大量新移民湧入,加上經濟開始快速增長,現有道路開始不敷應用。在香港的長遠規劃過程中,政府請來英國有名的顧問 Freeman Fox 及 Wilbur Smith & Associate 為香港的整體運輸策略進行研究。六七年七月,顧問提交了《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建議興建全長四十英里的地下鐵路系統,該建議於六八在立法局會議中通過。

其後政府在六八年修訂了未來二十年的人口增長預測,把八六年的人口預測大幅下調,並建議減慢荃灣、沙田及將軍澳等新市鎮的發展速度。顧問因而修訂了原建議的地鐵路線,把規模縮減為一個長三十二點七英里,共四十八個車站的系統,並由下列各線組成:

四.二三世界閱讀日有感

  昨天四月廿三,是世界閱讀日。今年見地鐵站內有海報宣傳,以為有大規模活動,但原來只有什麼「全城閱讀10分鐘」及「名人講故事」等一、兩項,一點氣氛也沒有。

小臣每天在上班途中都看書,四十五分鐘的車程用來閱讀其實挺不錯,以前兼讀時主要也是靠這些時間來看讀本。不過在交通工具上遇上讀書人的機會越來越少,通常只有洋人拿著書在看,本地上班族不是讀免費報章,就是打瞌睡玩遊戲機聽 MP3,比起在東京和台北,香港的讀書風氣還差很遠。

讀書是很個人的事,也很難和別人分享,我到現在還沒有碰到一個和我口味有少許相近的朋友。大概因為如此,香港人寧願花時間看小報及雜誌,以免和同事/朋友「吹水」時搭不上嘴。最悲哀的,是有些人甚至不敢告訴別人自己喜歡讀書,以免被人嘲笑和懷疑。小臣有天在地鐵碰到某位同事,他見我在讀村上春樹的《地下鐵事件》,才說他其實也喜歡村上,但從來沒有向別人提起過,因怕被別人說他扮文藝!

讀書雖然孤獨,但從中領略到的喜樂與哀愁,在群體生活中是較難得到的。我們都習慣在別人面前收起自己的情緒和感覺,唯有在書本的世界裡,我們才可以解開心底的枷鎖,投入書中的愉悅和悲傷。我最近讀《天水圍十二師奶》時,多次差點為書中人落淚;但如果和一大班人聽同一個故事,我一定會壓抑自己以免反應過大。

讀書風氣是耳濡目染的,以香港的節奏和生活方式,要培養這種風氣大概不切實際。不過小臣還是老套地說一句:三日不讀,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希望大家不再是無聊乏味之人。

香港美食 – 波記(已結業)

  又是拿著「鱔稿王」覓食的時間,這次去的是西環,為了吃一碗燒鴨瀨粉。老遠跑去西環吃燒鴨瀨?對,因為現在粉麵店能把這個煮好的極少,不是燒鵝/鴨不好吃,就是湯頭淡而無味。還記得小臣爸星期天上午在家經常弄這個,買四分一只鴨(要多肉的上半部),把肉拆出來切成火鴨絲,再把骨殼煮湯,骨頭上的香料和鴨油盡滲出來;把這湯放回灼好的瀨粉,就成為一碗非常好吃的燒鴨瀨。

說回波記,據聞此店只開晚市,每月一天不定休,店內不設電話查詢。通常有性格的店,東西一定好吃,加上能在西環賣了三十多年燒鴨瀨而不倒,一定有其過人之長。

店在山道,由皇后大道西進去轉一個彎便看到,不算難找。店內幾乎沒有裝修,典型街坊老店風貌。每個人客幾乎都點燒鴨,有的更是一碗例牌燒鴨再加粉麵吃。聽見有人點鴨腿瀨,我們也依樣葫蘆來兩碗,另加一碗水餃。

店內只有三個人在忙,一個負責灼粉麵,一個負責斬燒燒鴨,另一位阿姐則負責樓面及洗碗的工作。落單只靠口述,但經常出錯及漏單,一定要不停追單才有得吃。

香港美食 – 皇府

  這晚又在又一城開會,七時左右才筋疲力盡地從會議室逃出來,便建議小卡在這裡解決晚飯。

再沒有力氣去想吃什麼,忽然記得吃過一次的皇府,便決定來個「中式快餐」算了。皇府賣的是粥麵及燒味飯等東西,上次吃過一個合格的海南雞飯,這次和小卡點了一個二人套餐。

二人餐有例湯、油菜、一碟小吃、一碟雙拼燒味及白飯兩碗。

例湯是青紅蘿蔔燒骨湯,初時還可接受,但越喝越覺苦澀,只好把喝了一半的湯放棄,我猜是青蘿蔔下得太多之故。

油菜沒有特別,只是白灼的青菜上淋上了蠔油而已,菜葉的部份亦太多。

白雲鳳爪是最差的一道菜,淡而無味,硬硬的皮肉緊黏在骨頭之上,叫人咬不開來。

我的父親

  《我的事情》的第二章,談的是小臣的父親。小臣爸在內地出生,是廣東南海人,他和哥哥(即小臣的伯父)在五十年代「三年困難期」逃來了香港,亦隨小臣的伯父加入了一家釀酒公司工作,主要負責行銷(當時稱為「行街」,即今天的推銷員)。

五/六十年代的勞動階層對中國酒的需求甚殷,不少人吃飯時也要「嗒番四兩」 – 以小酒杯喝些雙蒸或玫瑰露之類的烈酒下飯,所以當時釀酒業是一門不錯的生意。小臣爸每天到不同的酒樓、飯店、士多等推銷及收數,所以每日他總是花大半天往外跑,幾乎走遍全港每一角落。不過和所有華資公司的員工一樣,小臣爸的薪金非常微薄,加上推銷員是佣金制,底薪極少,要撐起一頭家其實殊不容易。

小臣從懂事起就知道母親得了怪病(下一章再詳述),除了她身心所受的痛苦之外,醫療所需的巨額金錢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大負擔,當時小臣一家和外祖父及舅父等八人同住在公共屋村,租金支出雖不多,但小臣知道父親非常拮据,變賣了母親不少金飾之外,也曾向伯父及其他親戚借貸。其後母親去世,除了傷感之餘,我想對小臣爸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香港美食 – Fondue @ Chesa

  復活節長假期「留港消費」的其中一個節目,是到 Chesa 吃起司火鍋。之前來這裡吃過兩次午餐,見不少客人也點起司火鍋,便決定下次一定要試。故此這天一坐下便二話不說,把起司火鍋作頭盤,另點了兩個主菜,然後一邊吃麵包一邊等上菜。

除了標準的麵包籃之外,侍應還送來了一客起司蒜蓉麵包。

Wii

  小臣在三月已經購入了一部 Wii,趁大家最近談得熱烈,也來報告一下我試玩後的感受。

之前提過,Wii 的賣點是它所開創的電視遊戲新體驗,把以搖桿控制的傳統遊戲變成體感操控。玩家可以直接揮動 Wiimote 進行遊戲,而不需要強記複雜的搖桿指令。於是玩網球時拿起 Wiimote 便是球拍,向上向下正手反手擊球即可,不必先弄清究竟是按 A 鍵 B 鍵還是 A+B 一起按。由於 Wiimote 和主機是以藍芽通訊,可以離開電視的左右範圍操作,只是某些指向畫面特定位置的動作,才需要以紅外線的方式和連在主機上的接收捧溝通。基本上任何人一拿上手馬上可以投入在遊戲當中,這便是 Wii 吸引人之處。

小臣暫時只有三個遊戲:<Wii Sports>、<薩爾達傳說>和<Cooking Mama>,最喜歡的是 <Wii Sport> 內的網球。此遊戲除了易上手之外,還可以深入練習擊球技巧以提升至「專業」的級數 – 在擊球時適當扭動手腕,便可以擊出左右旋球及大斜線球,再配合前後球員的不同攻勢,可以搞出極多變化,真是越打越有勁。而對手也是越來越強,連強力發球和大斜線球也接得住,迫使小臣也要增強技術才可繼續進級。

<Cooking Mama>的概念很有趣,以 Wiimote 作各種廚房工具,或切或刨或拋鑊,可在不同的 mini-game 中過一過廚師癮,不過遊戲略嫌簡單重覆,不同的食譜其實只是十來種 mini-game 的不同組合,多玩幾次就沒有驚喜。

<薩爾達傳說>其實是為 Gamecube 製作的,只是把控制方式設計改至配合 Wii 的體感操控而已。不過玩起來也相當不錯,只需把 Wiimote 揮動即成為主角林克的揮劍動作,在格鬥時自然得多。而這次把林克在黑暗世界中變成狼,也是此遊戲系列的一大突破。

Wii 如果要像 NDS 一樣保持優勢,一定要有更多有創意並能發揮體感操控的遊戲才行,令人憂心的,是第一輪出版的遊戲當中,不是把舊遊戲稍作修改便推出(如<Splinter Cell Double Agent>、<Prince of Persia – Rival Swords>),就是把製作中的 Gamecube 遊戲改為 Wii 版本(如上述的<薩爾達傳說>及<Super Paper Mario>),又或是過於簡單(如<Cooking Mama>、<WarioWare>等),而基本上除了<Wii Sport>外並沒有一炮而紅的大作。最危險的是在未來數月將會出版的遊戲中,我也見不到有這類作品出現,一浪之後無以為繼,便會重蹈 N64 的覆轍。

職場苦樂 – 地鐵站名演變

  “The next station is Argyle.”

假如今天大家在地鐵聽到這個廣播,可能會覺得很奇怪,但是在地鐵通車初期,每天乘地鐵通勤的上班族卻對此習以為常(不過那時未有自動廣播,間中有車長來個 The next station is Wong Kok 也是常有的事)。

年紀小的可能不知道很多地鐵站都改過名,尤其是荃灣線及觀塘線的改動較多。且聽小臣一一道來。

香港美食 – 南亞 (Closed)

  這天在金華吃了早餐,在太子站附近辦完了事後,便往大角咀蹓躂,準備之後往神廚館吃墨魚餅飯。豈料後者在長假期間並沒有開門營業,不幸撲了個空,還要遇上比蒼蠅更令人討厭的一堆地產代理(大角咀正好有新樓盤推出),心情頗壞。

橫豎未肚餓,便回香港區,先到新華書城逛一下,然後再為午飯打算。假日一時許的新華書城沒什麼人,比在深圳逛書城還要舒服,買了在後者沒見到的兩本書。

從書城下來,轉入有不少食肆的禮頓道,原本打算選 UCC Cafe,不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南亞,想起海南雞飯,便跑進去了。

南亞由霎東街搬來後還沒有光顧過,新店的裝修比老店現代得多,店也比以前大,老伯們不見了,侍應全是年輕人,態度比老伯好得多,有位小哥還為我們掛在椅背的風衣蓋上衣套。

來南亞不用想,一定是吃海南雞飯。小卡不餓,加上當天早上看到我貼出來的炒蛋多照片,決定點炒蛋多。雖然餐單上也有這個小吃,但侍應妹妹好像沒有聽過,下單時有點猶豫。

海南雞飯上桌,老店風範在此時顯現,配的正宗油飯,湯是菜乾煲雞什。很多賣海南雞飯的食肆,連雞什湯也沒有提供,有些混帳到以青紅蘿蔔煲豬肉濫竽充數,不禁令人搖頭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