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 米芝蓮 2016 食肆之我見 (之四:小臣的一星)

  此系列最後一篇,寫小臣心目中的一星店。如前所述,此乃個人偏好,亦不代表是同級同類中最佳,大家無需過分認真。

石記廚房 – 兩公婆主理,由寂寂無名到成為「車胎人美食」,靠的是家常風味及每天到街市搜購最佳材料,不像集團式食肆般靠供應商進貨。她的土魷蒸肉餅是小臣嚴選三大肉餅之一,就是來碟洋蔥薯仔煎豬排,亦是一大美味。

聯發茶餐廳 – 本來想推介澳牛,不過實在太多太多遊客去光顧,以為自己處身於主題公園。二代開的聯發越做越好,炒蛋吐司已有澳牛九成水平,通粉的湯頭亦濃郁了很多,連奶茶也夠濃夠滑,證明他肯聽意見再改進。現在小臣吃「炒蛋多」只去聯發。

天膳 – 香港的鮨店遍地開花,日本過江龍門高狗惡,小臣卻偏幫一眾在上一代日本師傅手下嚴格訓練出來的本地師傅。天膳是小臣光顧最多的鮨店,坐下不用說什麼,文師傅自然奉上最佳食材。

鮨真 – 阿立在見城學藝,再主持多家酒店級食肆後自立門戶,是見城派的一大分支。

壽司源 – 言師傅亦是師承見城,現於元朗打出名堂,是區內少數高級鮨店,經多年鍛鍊的他,已自成一派。

Ten Yoshi – 天婦羅店亦是太多門高狗惡之輩,Ten Yoshi 收費合理,水準平穩,單吃疋田師傅「認真」二字,已值回票價。

富聲 – 光顧了十年,看著他們由海都出來自立門戶。灣仔總店的點心依然出色,叉燒更是一絕,此外有喜慶要「擺番一兩圍」的話,小臣亦只選富聲,單是堂剪乳豬及花膠白肺湯兩道,已經無人不讚。

留園雅敘 – 雖然很久沒光顧,不過想起高級上海菜的話,小臣還是推薦留園雅敘,取其低調而不浮誇,功夫扎實。

西苑 – 古法點心、大哥叉燒、爵士湯固然有名,懂吃的一定要試琵琶鴨,新一代不識貨,註定遲早會失傳的好東西。

容龍海鮮酒家 – 另一吃懷舊點心的好去處,且收費相宜。海鮮亦弄得出色,尤其是芝士(起司)焗龍蝦,別處絕對吃不到,不明白為什麼大家在三聖買了海鮮都拿去大排檔煮,收費不便宜之餘手功又差,小臣一定來容龍。

新漢記飯店 – 躲在粉嶺聯和墟的客家菜小店,紅蔥爆鮮吊桶、黃酒雞、老媽子釀苦瓜、客家燜豬肉,別處就算有,也弄不出這種傳統的味道。

添記燒臘飯店 – 本來是永合隆上榜,這幾星期連吃兩次後,小臣決定推介添記的燒肉,現燒現吃的新鮮燒腩,脆卜卜的芝麻皮,鹹香幼滑肥瘦相間的五層肉,「無得輸」!小臣更尊敬的,是添叔的那份堅持。

清真惠記 – 只賣燒鴨及咖喱羊腩,卻令人久不久便忍不住要跑去鵝頸橋街市。新鮮出爐的曖烘烘燒鴨肉嫩汁多固然是人間美味,就算買回家擺涼了才吃,或是翌日用來燜涼瓜,都是那麼好吃。

坤記 – 煲仔飯就是坤記,沒有另一家能及,就算排多長龍等候多久,還是乖乖的要來吃。

– 少數小臣會推介的酒店中菜館之一,菜式精緻但不花巧,主廚亦異常低調。

杭州酒家 – 天香樓收費不合理,想吃杭州菜還是來杭州酒家,她們的火瞳老鴨湯及東坡肉,可說是全城最佳。

唯一雲貴川風味 – 某雜誌連續幾年捧之為平民星級美食,小臣還以為是過度吹捧,去了紅磡店一試才知是正貨,不過再吃過荃灣本店,才知天外有天。試過這家的話,不會再吃其他店的米線。

強記美食 – 強哥的生炒糯米飯,絕對是街頭美食的表表者,寒風中來一碗,令人暖在心頭。讓人覺得溫暖的,還有他所代表的獅子山下精神:默默耕耘,做好本份。

Tosca – 雖然已沒有了 Bombana,雖然已由中環遷到西九,雖然連名字都改了,但那份意式情懷依然不變,城中最佳的意麵之一,仍然可以在 Tosca 吃到。

Amber – 法國菜中比較喜歡的一家,但食材不算頂級,只屬一星。

Petrus – 另一家小臣比較推薦的法國菜館,食材佳加上烹調得宜,不會每道都是泡沫。這裡景觀極佳,下午偷閒來個 long lunch,人生一大快事之一。

Seasons by Olivier Elzer (Closed) – 雖只是光顧了一次,但已經喜歡那種感覺,新派不拘謹,每一道都吃到食材原味,不簡單。

Shake’em Bun – 漢堡包店何其多,花近一百元吃一餐而又另小臣不斷「返兜」的,只有 Shake’em Bun,還是那一句,因為店主懂什麼是好吃的美式漢堡。

特輯 - 米芝蓮 2016 食肆之我見 (之三:一星)
遊客眼中的十家香港「必吃」食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6 + seventeen =